#智慧农民#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主要的害虫之一,又被称为钻心虫。在沿淮流域常年发生2~3代,并且在水稻各个生育期都可以危害。二化螟是以幼虫钻蛀水稻茎杆,使水稻在不同的生育期形成不同的受害症状,在水稻分蘖期受害出现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穂;灌浆期、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穂和虫伤株,遇到大风易倒伏。
发生影响因素:
(1)虫源场所:幼虫在稻桩、稻草中越冬,不同越冬场所,其化蛹、羽化均有显著差异;
(2)耕作制度与栽培管理:秸秆还田,尤其免耕增加,晚稻机械收割,有利于二化螟越冬;
(3)早稻和单季稻播种期提早,有利于二化螟的侵入和成活。在沿淮地区常年发生2~3代;
7月下旬正是沿淮地区二化螟二代卵孵高峰期,受今年高温天气影响,二化螟相对发育进度提前3~5天,因此要和往年区别对待。
二化螟的防治关键要把握准防治时间,一般在幼虫孵化高峰期,就是在钻蛀危害之前及时打药。如果虫量较大,可以在第1次用药后间隔7~10天再一次用药。日常农业生产上我们要尽量选择持效期长、杀虫效果好的药剂,同时由于近年来二化螟发育进度不一致,也可以在用药时加入杀卵型药剂(虱螨脲、乙酰甲胺磷等)以此来延长用药期。
根据不同的用药习惯及防效,现推荐一下几种方案:
1、抗性较低区域:单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者四氯虫酰胺或者四唑虫酰胺,按照推荐剂量使用。适合低抗区域,持效期长但见效稍慢,在防治适期用药性价比好。
2、抗性中等区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者四氯虫酰胺或者四唑虫酰胺,同时配合使用杀虫单、甲维盐、阿维菌素等药剂,按照推荐剂量使用。适合中抗区域,持效期长,见效较快,在防治适期用药性价比很好。
3、抗性较高区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者四氯虫酰胺或者四唑虫酰胺,配合使用虱螨脲、乙酰甲胺磷等药剂,按照推荐剂量使用。适合抗性较高区域,持效期长,见效较快,同时还有杀卵效果,可以将防治适期提前,提高防治效果。
转发0评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