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临安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直属中队、昌化中队举行增殖放流活动,10万余尾鲢鱼和草鱼鱼苗分5个地段放流到昌化溪中,以进一步改善河流水质,增加当地水域的鱼类群体数量,净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唉呦哟,快点儿来看,这么多鱼儿闹。”在蒲溪溪地段,来秀溪山庄游玩的李大妈兴奋得如同一个小孩,沿着蒲溪溪与同伴观看成群结对的鱼在清澈的小溪中畅游。在得知我们这么多人是来增殖放流后,她一个劲得说:“这个活动好,每年我都要和家人、朋友到这里的民宿住几天,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
据临安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直属中队副中队长顾黎清介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的一种生态操控方法,在净化水质方面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特点。此次在昌化溪主要投放了滤食性鱼类鲢鱼和吃食性鱼类草鱼两种,它们的市场价格尽管不高,但它们在维护水体生态平衡、调节水质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今年以来在全区自然水流域和一些山塘水库累计投放各类鱼苗250万余尾。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区全区将实行禁渔区、禁渔期制度,此次增殖放流意义重大,不仅能改善水资源,更重要的是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临安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昌化中队中队长郑永明说,“为使渔业增殖放流活动达到预期效果,近期我们将对放流区域加大全域禁渔力度,增加巡查密度,严惩电、毒、炸鱼等严重损害渔业资源和污染水资源的违法行为。”
转发0评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