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及再生稻秧田“倒春寒”防范措施

水稻产业体系湘中试验站舒畅

2022-03-17 16:26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2022年3月16日至18日,受转折式冷空气影响,益阳将现大面积“换季”式降温,大部分地区降温4—10摄氏度,局地累计降温超20摄氏度,将对早播早稻及再生稻带来不利影响,需引起高度重视。
春季日平均温度≤12摄氏度,持续3天或以上的气候称“倒春寒”,多发于3月至4月,“倒春寒”往往伴随阴雨寡照,会严重抑制早稻及再生稻秧苗生长,主要影响有:①低温寡照导致秧苗光合作用减弱,出苗缓慢,不能正常扎根,极端情况将导致白化苗甚至秧烂。②秧苗初期,降雨致田间长期水淹过顶引起秧苗缺氧,秧苗抗病性减弱,诱发秧苗病害。③“倒春寒”后突然转晴并快速升温,致秧苗生理性失水,易引发生理性青枯或立枯病。
面对“倒春寒”气候,应利用“冷尾暖头”晴好天气适时播种,连续3天临界温度超过12摄氏度(地膜育秧超过9摄氏度)即可播种。已播种秧田应采取以下措施:①持续低温阴雨或低温大风强降雨天气,应密封薄膜保温护苗,排干田水,防止积水。②低温干冷天气,针芽期秧苗以密封保温和保持秧田湿润为主;2叶龄以上秧田白天进行适当通风,并灌浅水,夜间覆盖好薄膜保温。③低温后回暖天气,缓慢回暖时,秧田可适当灌回浅水和适当通风,降低拱棚湿度;急转回暖时,宜灌深水和通风适当降低白天温度,而后逐渐把水排干,夜间覆盖好薄膜保温。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

水~龙

2022-03-17 20:02

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