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江市六道沟镇的山林间,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穿梭于蜂箱与田间地头,用汗水浇灌产业之花,用责任扛起致富重任,他就是临江市六道沟镇兴蜂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兴牧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王伟。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王伟出身养蜂世家,自小在蜂鸣声中长大,父母辈与蜜蜂为伴、以养蜂为生的场景,在他心中埋下了传承与坚守的种子。初中毕业后,怀着对养蜂事业的热爱与憧憬,他毅然追随父母的脚步,投身于这一充满希望的行业,从此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踏入养蜂行业时,年轻的王伟深知,仅凭父辈传承的经验远远不够,想要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必须掌握科学系统的养殖技术。为此,他始终保持着勤学善思的态度,主动查阅各类养蜂专业书籍、关注行业前沿动态,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当得知集安市养蜂协会与畜牧局、白山养蜂协会联合举办专业培训课程时,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在培训中认真聆听专家授课,详细记录养殖技巧、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知识,课后主动向老师请教难题,与同行交流养殖心得。凭借这份执着与努力,他不仅熟练掌握了蜜蜂品种选育、蜂群管理、蜜源采集、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核心技术,还成功考取了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为养殖事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他始终扎根养殖一线,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气候与蜜源条件的养殖方法,解决了当地养蜂户普遍面临的越冬难、产蜜量低等问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蜂技术能手”,为本地养蜂行业树立了技术标杆。
在王伟看来,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2014年,为了整合本地养蜂资源,打破散户养殖“小、散、弱”的困境,他牵头成立了临江市六道沟镇最早的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初期,仅有5户社员,规模小、资金短缺、销路狭窄。作为社长,王伟主动扛起责任,一方面为社员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蜂种供应和产品检测服务,帮助大家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他四处跑市场、找销路,积极拓展蜂蜜销售渠道,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社员数量逐年增加,如今已发展到13户,合作社年收入也从最初的十几万元跃升至百万元以上,让越来越多的社员尝到了养蜂致富的甜头。
不仅如此,王伟还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他发现周边地区有不少大型蓝莓种植户、草莓大棚和果园,而蜜蜂授粉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于是,他主动与这些种植户和企业对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其提供专业的蜜蜂授粉服务。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合作社的增收渠道,还实现了“蜂农”与“果农”的互利共赢,带动了周边农户和企业的收入增长,成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2年,王伟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成立了兴牧养殖家庭农场,开启了多元化发展的新篇章。农场业务涵盖牲畜饲养、蜂种经营、畜禽收购、牲畜销售、烟草种植以及农副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养蜂+养殖+种植”的立体发展模式。目前,农场已养殖蜜蜂200箱,培育纯种西门塔尔牛20余头,种植黄烟50亩,每年能带动五六十人实现就业,其中不乏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和困难群众。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技术指导等方式,王伟帮助当地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有力地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
致富不忘本,饮水思源情。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王伟始终心系村里的困难群众,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号召。在村集体和帮扶部门的支持下,2017年至2022年期间,他的合作社通过技术帮扶、岗位安置、收益分红等多种方式,累计为村里的贫困户创收10万元,帮助困难群众逐步摆脱贫困,过上了好日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养蜂世家的传承人到乡村产业的领路人,王伟用十几年的坚守与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篇章。他凭借优良的专业技能、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不仅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更带动了一批又一批乡亲增收致富,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如今,王伟依然坚守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继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农民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了乡亲们心中名副其实的“振兴排头兵”。
转发0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