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榆林市子洲县积极挖掘“银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的作用,使其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的重要力量。这些平均年龄超60岁的老干部,凭借半生积累的经验、群众信赖的威望与专业的知识,在政府与群众间架起“连心桥”,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走进子洲县信访大厅,几位头发花白的老干部正坐在服务台前,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细致解答疑问。这是子洲县自2022年起创新推出的老干部坐班平台。该平台由子洲县老干局牵头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县委及政府党总支的支部书记和委员轮流值守,每周安排两人“坐堂问诊”,专门对接离退休老同志的政策咨询、情况了解需求以及个别信访诉求。
子洲县信访大厅老干部说事调解工作室调解员杜成建表示:“从2022年坐班制度实施以来,效果比较明显,所以我们力争做一些小事,做一些实事,让老同志来了了解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老干部们均为自愿加入,他们既会用“接地气”的方式为群众做正面解读,遇到解答不了的问题,也会及时向上级分管信访的领导反馈。如今,这一平台已成为基层矛盾化解的重要窗口。凭借老干部懂政策、知民情的优势,不仅让子洲老同志未出现过大的上访事件,更为信访大厅工作人员减轻了工作压力。同时,这些经验丰富、威望高的老干部,也成为年轻干部的“实践课堂”。
子洲县信访局工作人员高冉说:“老干部熟悉政策,工作经验也更为丰富,群众也更加信任他们,解决了很多信访难题,提高了办理信访工作的效率,为信访工作减轻了压力。我从他们那里也学到了很多,比如说要多去了解国家政策,多去和群众沟通,做群众的知心人。”
在子洲县综治中心老干部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志愿服务工作室,退休法官马平正忙着整理调解案例。自2020年退休后,马平就被子洲县司法局聘任为子洲县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子洲县人民法院调解室及综治中心的老干部调解室的调解员。凭借30年审判工作经验,他和同事们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群众排忧解难。几年来,调处各类民事案件1900余件,接受当事人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
子洲县综治中心老干部调解员马平介绍:“我们的办事宗旨就是方便老百姓,依法调解不收费。调解方法也十分灵活,能来调解室的,就面对面沟通;被申请人在外地,就通过电话、微信视频调解,能现场立行的,就将调解协议内容记录在案;当事人不能当时立行的,我们就将当事人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并送达对方,再由人民法院进行司法确认,让所有的当事人比较满意。”
群众赵琴感慨道:“这调解委员室的人都挺好的,我每次遇到相关的法律问题,总是来这里咨询他们。他们不仅有耐心,还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讲解得很清楚,面对复杂的问题、纠纷,总能帮我们想出很多办法解决。”
据悉,自老干部参与调解工作以来,子洲县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近三成,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这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干部,用“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实际行动,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转发0评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