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玉溪市通海县秀山街道六一社区连片种植的600亩水稻迎来最佳观赏期。田间绿意盎然,稻浪翻涌,以稻苗为笔、农田为纸绘制的“稻田图画”轮廓已清晰可见,一幅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带来的乡村繁荣幸福画卷在杞麓湖畔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地处杞麓湖南岸的六一社区积极响应关于杞麓湖保护治理的安排部署,实施种植结构调整,别出心裁地将农业种植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在稻田中绘制各种字样。这些“稻画”承载着社区居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积极投身杞麓湖保护治理的坚定信念,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周边群众前来悠然信步稻田间,且赏韶光逸趣多。
“这里很出片,在这里拍照打卡,心情非常愉悦。”徜徉在绿毯般的稻田间,六一社区二组村民杨菊满心欢喜。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社区还通过搭建观景台、增设打卡点,并将在观景台周边植入乡土文化元素、摆放农耕文化农具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随着景观效果日益凸显,稻田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我们将进一步把社区的乡村旅游带动起来,让老百姓利用这一景观实现收入增加。”六一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张万林对连片水稻带来的发展生机信心满满,“游客在六一夜市、农家乐、超市都会有消费,保守估计,商户们的生意会有30%至40%的增长。”
云南网记者 王剑钊 通讯员 师云波
来源: 云南网
转发0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