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于10月30—31日在河南洛阳举办。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何正东作为高职院校代表在会上作了“加强校地融合,培育‘双高’农民”的专题发言,介绍了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与地方农广校开展农民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创新实践经验,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何正东介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是一所以培养农牧科技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现已跻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作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实训基地”和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先进单位”,该校每年承担各级各类培训10000人次以上,完成成人高等学历教育4000人左右,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为了培养更多高技能、高学历的“双高”新型职业农民,助力地方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启动实施,该校创新实践举措,在招生、管理、专业、课程、师资等方面加强与东台农广校深度融合,通过“学分互换”“空中课堂”等机制创新,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农学矛盾,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该校将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培养高技能、高学历“双高”农民的成功做法,以“东台班”为模板的昆山班、滨海班、涟水班、淮安班等2019年陆续开班。目前共开设中高职衔接培养班6个,录取农民621名。2018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将该校“东台班”培养模式作为江苏省创新典型向全国同行进行介绍推广。
据了解,本届论坛以“引领聚焦融合”为主题,设置一个主论坛和三个专题活动。论坛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由农民唱主角,有效聚合社会多方力量,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质量效果,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强化乡村人才振兴。
来源:中国江苏网
转发0评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