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高湿下,容易发生番茄灰霉病,防治难度大,注意提前预防

农业种植通

2021-09-30 10:48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湘农计划#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真菌病害,和叶霉病、霉霜病被称为番茄界的三大霉变。该病害喜欢在低温湿润的环境下发生,对露地番茄、大棚番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主要影响的还是大棚越冬茬、冬春茬这两个茬口。灰霉病的本领可不小,不管番茄在苗期还是成株期,都会进行为害,其中以开花坐果期时的危害最重,对叶片、茎部、花朵、果实都有危害,一旦防治不及时可造成20%~40%的减产损失

 
一、番茄灰霉病发病时的症状表现
1、对叶片的危害: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像被水泡过的斑块,颜色为浅褐色,发病多从叶片的边缘、叶尖开始发病,很少从叶片的中间部位开始。随着病害的严重,在叶片上可见类似“倒V”字形状的病斑,不断的外内扩大,病健之间的边缘越来越明显。当空气中湿度较大时,病斑上会长出密集的灰色霉层。当空气比较干燥时,叶片病斑处变得干、脆、向上卷曲,病斑很大时会出现破裂,颜色为灰白色。
2、对花朵的危害:
病菌多从开败的花朵开始侵染,也会从带有伤口的花朵侵染,发病时花萼、花瓣、花梗上出现浅褐色的病斑,加重时颜色变为暗褐色,空气潮湿时出现腐烂,上面布满灰色的霉层,空气干燥时较快干枯,最后挂在植株上。
3、对茎部的危害:
茎部发病一般是伤口处或者三叉处开始,有时发病严重的叶片会把病害扩展到嫩茎上。发病初期,茎部上出现水渍状的小病斑,颜色为灰白色、浅褐色。随着病害加重,病斑不断增多、扩大相互连接在一块,变成长条状。当病害围绕茎部一周时,茎部失去供应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长出灰色霉层,出现腐烂后干枯、折断,上部茎及叶片枯死,严重时可让整棵植株受害。
4、对果实的危害:
灰霉病多发生在开花坐果期、膨大期,对果实的危害从青果时就开始。发病多从幼果的果蒂、果梗开始,逐渐的向果面发展,有时也会从果尖开始。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水渍状灰白色病斑,后出现腐烂呈软腐状,上面长出密密麻麻的灰色绒状霉层,后可变成黑色老鼠状的菌核。
二、番茄灰霉病发病时的相关因素
1、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方式多变,可形成菌核、菌丝体、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等,这些不同的形态模式,都可成为初侵染源头,以及进行再次侵染、多次侵染、循环侵染。由于灰霉病的侵染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可不断重复、循环的过程,所以想彻底防治很困难。
2、该病害除了是真菌性病害,还是一种土传性病害、气传性病害。能够随着病残体落入土壤中,进行越冬和越夏,等到春、秋季节温湿度合适时,借助气流、风雨、露水、农事操作、人员走动等方式进行传播,多雨水、连阴雨天给病害多发提供有利条件。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让病害在田间的流传速度加快。同时厩肥、未腐熟的农家肥也可成为灰霉病的“温床”。

 
3、灰霉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的病害,也喜爱温暖湿润的环境,温度低、湿度大是灰霉病高发的两个主要因素。当田间的温度在20~23℃,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是病害最为舒适的环境,也是灰霉病多发、高发的温湿度,这就是为什么越冬茬番茄、冬春茬番茄容易受灰霉病危害的原因。
4、病原菌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对长势健壮、发育良好的植株危害较少,发病多从农事操作伤口、虫害伤口、枝叶摩擦伤口、功能衰退的器官,以及未及时修剪的病枯枝叶等组织侵染,形成初侵染源,等病组织上长出菌丝体,分生出孢子、孢子梗等,病菌又会随着气流、水流、病健组织接触等方式进行反复的再侵染。
5、为了提高产量不合理的密植,使植株之间枝叶互相交叉重叠,田间变得荫庇、透光性差、湿气长时间难散开。加上不正确的使用氮肥,过多或过少的施肥,造成植株长势弱徒长,抗病害能力下降。秋末、寒冬、早春这些时间段太阳光线弱、光照时间短,造成的低温寡照,也是病害多发的原因之一。而在春末、酷夏、秋初这些时间段,太阳光线强、光照时间长、温度高等情况下,灰霉病就极少发生。
6、温度降低,菜农们为了能够减少低温带来的冻害,常常会减少通风时间,棚内长时间在高湿环境下,加重了病害的流行、滋生、爆发。同时棚内与棚外产生的温度差,让棚内结露多,以及采用不恰当的灌溉方式等,都会因潮湿的环境使病害加重。另外田间病残组织不及时清理,拉秧后不收拾干净病残体等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三、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1、从土壤上减少初侵染、循环侵染的机会:
在栽培生长期间,要加强对病残组织的清理,一有发现就要及时的摘除,并带出园外进行销毁,不可清理后随意的留在田间。同时在每次农作物采收之后,要全园清理,不把病残株遗留在土壤中,以防病菌随着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越夏。可以利用灰霉病怕高温的特点,把土壤的四周围成高垄,将中间的土壤深翻后,进行灌水、覆膜、闷棚15~25天,把棚内温度提高到50℃以上,利用夏季的高温来给土壤、棚室内部环境杀菌消毒,减少土壤中的病原。另外要注意,灰霉病在苗期也会发病,因此除了要浸泡种子杀菌,还有把育苗区和栽培区分开,最好能够使用无病新土来培育壮苗,在定植之前再对小苗做一次挑选,剔除弱苗、病苗、残苗。
2、调整棚内温度、湿度,减少病害再侵染机会:
首先,要不用大水漫灌,采用滴灌、膜下暗灌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防治土壤中的病菌飞溅,也可以防治病残组织直接落入土壤中,还可以防止水流带着病菌四处游动。其次,要学会利用晴天的太阳,结合浇水后关棚,提高棚内的温度达到33~35℃,保持2~3小时,接着开棚通风排湿气,将湿度下降到70%以下,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病害的流行。再次,要使用韧性好、透光性强的棚膜,一来可以防止雨水的倒灌、二来可以让光线更好的照到植株上。

 
3、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害能力:
不能进行连茬,还不能和黄瓜、辣椒、茄子、草莓等一样容易产生灰霉病的瓜果蔬菜轮作,最好能够水旱轮作。定植之前可以将番茄苗根部,放着代森锌稀释液中浸泡8~10分钟,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定植之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覆盖地膜,起到保温、防病虫害的作用。为了防止植株土壤,不过度使用氮肥,可使用有机肥、添加磷钾肥,根据需要喷洒叶面肥,促使植株长得更壮,能够更快的开花结果。农事操作选择晴天进行,在绑蔓、吊蔓、疏花疏果、修剪等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口出现。
4、化学防治,起到预防和巩固的效果:
番茄灰霉病形式多样,传播迅速,千万不可等到病害很严重时才想到防治,做足前期的预防工作才是关键。要在发病前用药预防,发病初期及时的用药控制,将病害扼杀下萌芽状态,不给病害一丁点机会,以杀菌药加保护药同用为好。为了防止病害产生抗药性,用药时不可一药用到底,要多选用几种进行轮换使用。用药要根据自家番茄实际情况使用,对于病害严重区域,在首次用药时可浓度高一点点。
常用的药物有:多菌灵、咪鲜胺、速克灵、嘧霉胺混悬剂、扑海因、霉威.百菌清、甲基托布津、菌克+甲基托布津、适乐时、木霉菌(特立克)等。

17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56

农友5370

2021-11-14 06:25

来学习一下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酒醉的探戈

2021-10-09 18:17

一定要提前预防。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438

2021-10-07 20:09

讲的真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方得始终

2021-10-07 20:09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560

2021-10-07 19:59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633

2021-10-07 13:39

真好,真不错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476

2021-10-07 13:26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859

2021-10-07 12:35

看到了,谢谢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071

2021-10-07 08:04

讲的真好,长知识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213

2021-10-07 05:44

说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胡永柱农友6405

2021-10-07 04:10

谢老师的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市我最傻

2021-10-07 02:54

好狠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797

2021-10-07 00:06

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651

2021-10-06 20:26

,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长出灰色霉层,出现腐烂后干枯、折断,上部茎及叶片枯死,严重时可让整棵植株受害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阿拉木斯6789

2021-10-06 20:00

病毒必须预防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476

2021-10-06 16:13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051

2021-10-06 16:08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238

2021-10-06 15:24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胡永柱农友6405

2021-10-06 09:23

谢老师的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473

2021-10-06 04:40

说的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