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一头连着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头系着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近年来,德宏州聚焦困难群众需求,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工作机制,优化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受灾人员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力量参与等工作体系,以“绣花功夫”织密织牢社会救助网,推动社会救助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让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托起了民生“稳稳的幸福”。
低保救助“精准识别、动态调整”。运用“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方式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开展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审核确认及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截至2025年6月,全州共有城乡低保对象20932户46887人,累计发放资金9758.31万元,2024年以来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9630.23万元。
特困救助“压实责任、筑牢底线”。对于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严格落实供养机构管理责任,全面规范日常照料、医疗保障、生活服务等工作,确保其生活条件达标、照料服务到位;对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定期进行走访探视,确保特困人员“平时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安全有人关注”。截至2025年6月,全州共有城乡特困供养人员2396户2481人,累计发放资金1633.85万元,2024年以来共发放城乡特困资金4753.04万元,让特困人员生活无忧。
受灾救助“快速响应、突出实效”。面对自然灾害,德宏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开展救援救助,解决受灾群众生活困难。2024年以来,全州累计发放冬春救助资金817万元、棉被1013床、衣服747套,共救助受灾群众41804人次,迅速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帮助他们恢复生产生活,重建美好家园。
医疗救助“应保尽保、应享尽享”。德宏州全面落实医疗救助资助参保对象免申即享和一站式结算政策,通过数据实时比对共享,动态管理资助参保对象。2024年,全州共资助特困、低保、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278473人参保,资助金额达2770.13万元,重点救助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直接医疗救助困难群众122105人次,救助资金3968.92万元,有效减轻困难群众就医负担。
多元参与“衔接有力、救助及时”。德宏州积极探索政府引导、集体支持、社会参与的资金筹集机制,搭建社会救助对接平台,创新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救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急难”工作,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了“衔接有力、社会参与、综合施策、救助及时”的工作格局。2024年以来,全州开展人道救助困难群众12023人次,救助金额达89.67万元,让社会救助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更有温度。
社会救助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德宏州以“8+1”社会救助工作,让民生幸福稳稳落地,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完善救助体系,提升救助服务,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社会救助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困难群众生活更加温暖、更有希望。
云南网记者 管毓树
来源: 云南网
转发0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