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红薯根腐病,俗称为烂根病,是红薯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害。红薯植株一旦发生根腐病,一般会减产10%-20%,重者减产50%,甚至造成局部死亡,面临绝收的可能。所以呢,红薯根腐病要引起种植户的足够重视。
主要症状
红薯根腐病主要发生在红薯大田生长期,苗床期虽然能发病,但危害不大。
苗床期:病薯较健薯发芽晚,出苗率低。幼苗发病以后,叶色淡黄,生长基本停滞,须根尖端和中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当病情严重时,整个薯块会出现腐烂。
大田期:幼苗发病会从须根尖端或中部开始局部变黑坏死,蔓延后全部变黑腐烂,逐渐扩展到地下茎部,有的病菌则直接侵害地下茎,形成凹陷的褐色纵裂,皮下组织发黑疏松。重病植株明显矮化,薯节缩短,叶片增厚、发黄、变脆,自下而上脱落。轻病株在秋后虽能结薯,但薯块很小。薯块感病的时候,有内陷呈现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上具有黑色疏松状物,底部会形成一层皮,不深入腐烂,薯肉不苦,煮吃无硬心和异味。
发病特点
引起发病的初侵染源是在土壤或肥料中越冬的带有菌丝体和厚垣抱子的病残体,其次是带病的种薯。到了第二年春天,在种薯育苗和大田生长期,病原菌遇到适宜气候条件,就会开始发病为害。在这之后,田间病害的重复侵染,主要依靠水流和农事活动。红薯大致可分始病、盛发和死苗三期。春薯栽后的12-15天、夏薯栽后的10-12天、秋薯栽后的7-10天开始发病,盛发期一般在每年的7、8月份,死苗期出现在7-9份,可成片死光,绝产失收。
防治措施
红薯根腐病是影响红薯产量的大敌,所以呢,防治红薯根腐病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
(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来看,农村栽种的红薯品种十分繁杂,而且品质老化,抗病能力较低。所以呢,我们要选用适宜当地生长的抗病新品种。
(2)尽量避免重茬栽种:零星栽种的红薯,根腐病发病较轻,大田种植地块可以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与花生、芝麻、棉花、玉米等作物轮作,以有效减少和避免红薯根腐病的发生。
(3)药剂防治:在红薯栽插后的10-15天,可以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间隔20天喷施1次,一般在晴天无风的9点以后、17点以前,喷施药液。喷后遇雨,在天晴后重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