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战过程中,隆化县结合产业基础,将肉牛产业作为联贫带贫第一特色扶贫主导产业来抓,集聚要素,合力建设“中国肉牛之乡”。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8万头,千头规模牛场26个,百头以上规模肉牛场380个,带动13208户26295人稳定脱贫,形成了“两头牛脱贫、五头牛小康”的带贫成效,5头以上养牛户达到1.67万户,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4500元,脱贫贡献率达到31.5%。
健全体系、延伸链条
构建肉牛产业发展“五大体系”,打造产加销一体的绿色发展模式。良种繁育体系。依托张三营、郭家屯、步古沟、山湾4大繁育基地,强化肉牛改良和科技支撑,全县肉牛良种覆盖率达到95%,国家肉牛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专家全程指导。舍饲育肥体系。以覆盖冀北、辐射吉辽蒙的活牛流通产业带为保障,突出育肥肉牛生产,推进舍饲育肥,建设百万头肉牛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和安格斯肉牛生产基地。饲草饲料体系。以粮改饲项目为抓手,对全县规模养殖场普及饲料青贮、氨化、微贮等技术和设备。培育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滦河川、蚁马吐河川、伊逊河川和武烈河川建设4个饲料加工厂。市场营销体系。以“隆化肉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依托,引进壹号食品、冀康商贸等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运行模式。打造隆先牛肉、北戎牛肉等高端品牌,4A级牛肉售价达到1200元/公斤。2018年肉牛产业产值近17亿元,出口港澳活牛1.5万余头。粪污无害化处理体系。引进山东信得、承德沃田有机肥生产企业,合理布局有机肥生产基地,形成“肉牛养殖-粪污处理-有机肥加工-生态种植-饲草饲料”循环发展模式,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提供扶贫公益岗位300余个。
政策叠加、破解难题
发挥政府主导和金融撬动作用,多力合一,形成政策叠加效应。破解“难起步”问题。对新建舍饲存栏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按照140元/平方米标准予以补助,在水电配套、资金投入、用地审批等方面予以扶持。在贫困村建立114个养牛帮带小区,通过村托管、能人承包等形式,降低贫困群众参与门槛。破解“缺资金”问题。实施“险资直投与联办共保”新机制,建立“政府+保险+资金池增信”融资合作平台,利用保险金为养殖户、企业、合作社等主体提供贷款,并实行全额贴息。目前,全县放款1.36亿元,带动贫困户1026户。破解“精准到户”问题。通过务工、入股分红、专项扶贫资金股权量化等方式让贫困户参与经营主体。对贫困户自主发展肉牛产业,给予扶贫小额信贷、“政银企户保”、“险资直投”等政策支持,并采取“托牛所”“订单养殖”“协议价收购”等形式与企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
防控风险、健康发展
着重防范和化解肉牛产业发展中的两种风险。防范疫病风险。发挥基层防疫队伍主力军作用,建齐配强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开发肉牛产业养殖保险,创新“联办共保”模式,通过“财政补贴+农户自缴”方式,对全县存栏肉牛建立“普惠农险”制度。一年来,共赔付保费1960万。规避市场风险。加大对企业、合作社的监管指导力度,降低经营风险。成立肉牛养殖协会,建立完善市场预警分析机制,增强议价和风险规避能力。研究肉牛价格保险制度,稳住价格波动,实现产业发展零风险。
下一步,统筹衔接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善优化肉牛扶贫主导产业联贫带贫机制,整合资源,全力将隆化县肉牛特色扶贫主导产业打造成河北领先、全国一流的地方特色品牌,带动全省肉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转发0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