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文化建设先行的建议答复

奋斗在农业路上

2020-11-22 20:38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098号建议的答复

邢利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文化建设先行的建议收悉,经商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办,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做好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的《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对文化传承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法律保障。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已有2320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2443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64277个,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活动场所。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牵头推动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县域为整体,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整合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群中心、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阵地设施,打破部门利益和条块分割,统筹各方面力量服务基层,建设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育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二、关于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了175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深入发掘农村各类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培养了一批扎根农村的乡土文化人才;实施“春雨工程”,以全国尚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为工作重点,为贫困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广泛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实施“阳光工程”,全年共招募480名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组成服务团队深入基层,面向包括留守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内的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实施“圆梦工程”,共招募610名有文艺专长、热心社会公益的文化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作为志愿者,对项目实施地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和乡镇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文艺辅导和培训;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2020年中央财政投入32456万元,计划为县及县以下文化单位选派17634名文化工作者,为基层培养1500名文化工作者。我部在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中,注重加强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推动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工作政策、优秀人才成长历程和典型事迹,营造支持乡村文化人才发展和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关于发挥广大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扶持引导群众自办文化活动,鼓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了主体作用。2019年全国乡村春晚百县万村网络联动,227个县49607个村开展了相关活动。“群星奖”推出了3000多个特色鲜明、深接地气和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发挥了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引领作用。中央文明办指导推动各地广泛开展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等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表彰农村的凡人善举,用群众身边的榜样教育群众,用他们的嘉言善行感召群众、垂范乡里;发挥群众组织的自我服务管理作用,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依托,发动农民群众对陈规陋习进行评议,用民间舆论、群众评价的力量褒扬社会新风、批评不良现象,引导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四、关于开展以农民需求为出发点的乡村文化活动

中央文明办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指导县级党委政府根据农民群众需求整合并优化配置县域内相关文化资源,提高服务效能,推动形成全覆盖、菜单式的文明实践活动服务网络;指导各地在农村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文化和旅游部实施戏曲进乡村工程,2019年中央财政投入3.89亿元,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辖12984个乡镇配送约8万场戏曲为主的演出。我部牵头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组织全国农民摄影、书法、诗歌、楹联等各类作品征集展示和“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等活动。活动组织中注重基层性和广泛性,提供各项便利化的措施和优质服务,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五、关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有关部委印发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导乡村旅游与乡村公共文化事业融合发展,支持农村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创新表现形式,开发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将“乡村文化传承保护、转化发展较好”列为遴选标准之一,目前已公布了第一批3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我部对已认定的1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强指导,推动各遗产地依托资源实施文化创新创意项目,发展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等农业文化旅游新业态,促进文化传承和就业增收,农民群众在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中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深入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继续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宣传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建设。2019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

下一步,我部及相关部委将继续推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加大对农村题材优秀艺术作品创作的引导和扶持,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和农村公共文化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010-59192650

农业农村部

2020年11月11日
6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3

88号邱志东

2020-11-23 16:10

好的政策惠农政策惠农村人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A渭南农牧业机械与设备供应商@小刘

2020-11-22 23:36

62555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高顺农友8751

2020-11-22 21:14

政策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