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农业热点:提高农田建设补贴,每亩补贴3000元!

补贴新知

2020-05-25 14:01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在接受《农民日报》采访时表示,为把握粮食丰收主动权,他建议“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贴资金提高至每亩3000元”。

如果此建议得到采纳并落实,这将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单项农业补贴!为农发声的委员,必须支持!

针对口罩这类消费品,许多国家在紧急状态面前都实施了种种形式的贸易禁令。如果是粮食,一旦发生全球性灾变供应紧张,各国更会采取措施,优先保障自己国内需求,到那时再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疫情告诫我们要把农业和粮食基础抓得更牢,粮食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是今年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电话那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的语气沉重,“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夺取农业特别是粮食丰收非常必要和重要。”

陈萌山建议,切实压紧“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主产区要压实重担,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多产粮、多贡献商品粮,主销区要确保一定的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和自给水平,产销平衡区要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区域供需平衡。同时,多措并举提高支持政策力度和覆盖范围,稳定政策预期。及时下拨“一喷三防”补贴经费,提高补贴标准。弥补粮食主产区发展短板,依据粮食净流入量、粮食生产资源消耗量,对标全国人均GDP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让粮食生产者享受到保险的兜底作用。

把握粮食丰收主动权还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陈萌山建议,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区域农田建设的科学性,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贴资金提高至每亩3000元。对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推广基础设施“先建后补”的方式。将粮田机耕道建设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内容之一,加快推广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应用,在现有高标准农田建设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基础上,设专项支持粮食全程机械化推进计划。

对于现有单一技术已不足以解决粮食生产的问题,陈萌山建议应用集成技术,特别是“工、简、效、宏”的综合应用。以优质品种及其配套技术、农机转型升级为两翼促进“藏粮于技”发展,加快机制创新,实现技术到田、技术到村。支持推广一批农技推广区域站,通过公益性全程技术服务对接规模种植大户,提供技术指导、新品种引进示范、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监测预报、统防统治、科学施肥等服务。

编辑:郝锐敏


 

3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6

让心灵去旅行

2020-06-03 01:12

惠农政策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习高飞

2020-06-01 05:29

惠民好政策。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004

2020-05-31 11:04

提高农田补贴!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461

2020-05-28 16:50

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446绿态种养殖家庭农场

2020-05-27 08:20

我来学习新知识,懂得政策,懂得新技术以便学以实用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797

2020-05-26 08:46

老师讲的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葛勇 周至职农

2020-05-26 06:41

土地资源整合,提高生产效率。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565

2020-05-26 06:16

特别好!特别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青城西纸坊,于和远

2020-05-25 21:28

高标准农田,最起码要旱能浇,涝能排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792

2020-05-25 20:38

精细管理,合理布局。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凤阳宝玉

2020-05-25 18:20

水利部门都是没脑子的人,光修沟,不考虑水资源分配,田是大了,没水该扔还是扔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用户133****3202

2020-05-25 17:54

农田整改,变小田为大田,提高机械作业效益,农民也易于管理!这是我们这里的迫切需求!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周立峰

2020-05-25 15:21

升级为两翼促进“藏粮于技”发展。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赵景英

2020-05-25 15:0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刘全龙农友0482

2020-05-25 14:17

好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37

2020-05-25 14:02

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