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功能区作为稳粮保供的核心区,确保其种粮属性是实现全年农业增产丰收、保障市民“米袋子”的重要基础,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粮食安全保供显得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现象严重,不少粮田被用于种植苗木、瓜果等作物。近日,萧山区召开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会议,推进非粮化整治工作,让“良田”回归“粮田。”
一是做好宣传引导,有力有序推进。加强对广大干部和农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办法》、《浙江省制止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充分与农户、经营户沟通,提高镇村干部和农户对稳定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把政策宣传到户、落实到田,打牢推动恢复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的思想基础,严防在苗木清退过程中出现群体上访事件,扎实有序的推进苗木清退工作。
二是压实主体责任,细化工作方案。该区把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与恢复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列入今年萧山区镇街乡村振兴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区政府与各镇街签订粮食安全责任状,进一步压实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和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的镇街属地责任。各镇街要根据区政府要求,迅速摸清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苗木种植底子,掌握苗木种植、土地承包等情况。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及时制定恢复粮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的工作方案。
三是倒排工作进度,加强扶持指导。该区计划用2年时间基本清退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苗木等多年生经济作物,恢复种粮属性。今年该区的目标是力争清退40%以上的苗木面积,恢复70%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种粮属性。区政府和镇街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补贴。对主动退出苗木种植的农户进行适当补偿;对开展土地整村流转,由村进行统一发包恢复种植粮食作物的进行适当奖励等。及时组织苗木清退的同时,在一时难以出清的苗木地块科学组织旱粮套种,提高粮食产量。
转发0评论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