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香菇”上学记

特色农业

2020-04-29 11:16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在韩城芝阳镇,有这么一所学校,以前是村里孩子读书学习的地方,自打教育整合停止办学后,这里住进了一批新“学生”——一个叫张选刚的农民把这里变成了“香菇学校”:一根根菌棒就像学生一样,“走”进了变成养菌室的教室,经过调教和培育之后,一个个都成了农民香菇大棚里的“致富精灵”。

张选刚以前是这所学校的创办人,现在成了芝阳兴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所经营的食用菌扶贫产业基地现有46座共占地5400平方米的栽培大棚和22个标准化食用菌棒生产车间,其中11个为合作社扶贫车间,吸收了12户农户参与经营,并为5名贫困劳动力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

张选刚采取“合作社+农户”协作发展的模式。合作社集中培育菌棒,然后将菌棒提供给农户分散培养种植,待香菇成熟后,合作社再进行统一回购销售。他不但给群众提供菌苗,还通过“香菇学校”为群众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一年来,合作社累计生产加工食用菌棒24万棒,产出香菇25.85万公斤,合作社12家农户实现净利润43.2万元,同时合作社还为周边13个村的161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200元。

住在柳村三组的贫困群众李萍竹之前一直在合作社打工,尝到了劳动的甜头后,去年底,她主动向张选刚表达自己想建2座大棚种植香菇的意愿,张选刚一口答应,并承诺李萍竹可以先领取菌棒在自己的大棚里培育,等香菇长成,合作社扣除菌棒成本后进行统一收购。“算上市上的补贴,我不用花一分钱就拥有了自己的香菇棚。”几个月前,李萍竹还是一个贫困群众,而现在已经变成了“香菇老板”。为了帮助像李萍竹这样的种植户,张选刚专门从河南为扶贫产业基地聘请了3名技术专家,并配备了14名技术员,定期为农户开展免费培训。李萍竹告诉记者,在专家的指导下,她的2座大棚可以上架1万个菌棒,一年两茬收入算下来,挣个四五万元不成问题。

兴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和李萍竹的转变,是韩城近几年农业产业扶贫显著成效的缩影。截至目前,全市共布局产业扶贫项目189个,辐射带动了247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5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8

农友4995

2020-05-06 15:4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雪影)9696

2020-05-06 09:03

老师讲的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330

2020-05-05 19:48

我也想种香菇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174

2020-05-05 11:01

知道了谢谢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500

2020-04-29 15:05

科技兴农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458

2020-04-29 14:05

特色农业种植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217

2020-04-29 14:04

科技兴农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568

2020-04-29 11:59

合作社+农户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