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长中后期科学管理措施

鑫田缘·生态农业

2023-08-04 18:20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玉米在大喇叭口期之后便逐渐进入了生殖生长时期,此阶段是玉米对水肥、营养需求较大的时期,也是病虫害危害较重的时期。本期文章,我们介绍一下玉米生长中后期(抽穗期、开花期、吐丝期和成熟期)的科学管理方案。


    一、水分管理  在玉米抽穗开花期即花粒期,是玉米需水的高峰期,既不能缺水,又要注意防涝。这一时期缺水会影响籽粒的形成和灌浆不饱满,造成果穗秃顶、缺粒、籽粒秕瘦,产量降低。因此,遇旱时要及时灌水,满足玉米灌浆对水分的需求。但在玉米生长后期,根系的活力逐渐减退,耐涝程度逐渐减弱,在遇暴雨或连阴雨时要立即排涝,对低洼田块在排涝以后最好进行中耕,破除板结,疏松土壤,增强通气性,延长根系活力。具体的水分管理需要做到:
1、灌水。玉米进入乳熟期后,养分运输中心主要是果穗,其中绝大部分是供给籽粒形成的。玉米生育中、后期植株较大,由于封行,地面覆盖较好,土壤水分的消耗以叶面蒸腾为主。同时,玉米进入灌浆和蜡熟的生育后期时,仍然需要相当多的水分,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时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31.5%~19.2%。这期间是产量形成的主要阶段,灌浆以后,即进入成熟阶段,籽粒基本定型,植株细胞分裂和生理活动逐渐减弱,这时主要是进入干燥脱水过程,但仍需要一定的水分,约占总需水量的4%~10%来维持植株的生命活动,保证籽粒的最终成熟。北方区域玉米自7月中旬开始籽粒灌浆,到8月中旬进入灌浆高峰,对水分要求比较多,此时一定要及时灌好水,确保玉米灌浆对水分的需求。
2、排水。玉米是需水量比较多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尤其是在幼苗期间土壤水分过多,在缺氧状态下,不利土壤好气性细菌的活动,影响了矿质营养元素的分解和供应,直接影响了玉米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而嫌气性细菌的活跃,却大量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酸和无机酸,增强了土壤溶液的酸度,直接影响了玉米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此外在嫌气条件下,一些有毒的还原物质的产生,如硫化氢等直接毒害根部,使根系死亡。所以,玉米在进入生育后期时,在高温多雨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排水。


 二、养分管理 玉米拔节至孕穗是需肥最多的时期,尤其是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60%左右),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期。此期应重施氮肥,每亩可施尿素20-25千克。肥料要开沟深施,施肥深度为10厘米,距离植株12-15厘米。在抽雄至开花期要补施粒肥,一般每亩施尿素7.5-12.5千克。
生长后期也需要做好追肥工作,目的是提高产量。一般是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在玉米长出十一片到十二片叶片时,每亩可追施氮肥十公斤。种植户朋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玉米进入吐丝期,出现肥力不足等情况,还需要再次进行追肥,每亩一般追施氮肥五公斤左右。


三、防止倒伏 在玉米生长中后期,由于顶端穗重增大,遇雨季和大风容易出现倒伏,对产量影响非常大。因此应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当玉米在抽雄后发生倒伏,应及时人工扶起并进行培土,以减少损失。其次,做到科学施肥:根据玉米计划产量和土壤供肥量,实施氮、磷、钾配合施肥,并结合玉米需肥规律,确定适宜的施肥时期和施肥量。套种玉米要掌握“轻施苗肥,重施穗肥,巧施粒肥”的施肥原则,苗肥应施7.5-10kg/亩尿素,要克服前期不施肥,麦收后重施肥的错误方法。以免造成因苗期缺肥,玉米茎基部发育不良,而后期的重施肥,促使上部叶片肥大,造成“头重脚轻”而倒伏。


四、病虫防控 玉米生长中后期需加强对玉米螟、粘虫、蚜虫、红蜘蛛、大小斑病、顶腐病等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和防控,降低产量损失,提高籽粒品质。


五、适时采收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收获不当一般可造成8~10%的减产,即每亩少收获80公斤左右。科学实验表明,玉米收获的早晚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在玉米果穗包叶发黄、上部籽粒变硬时收获。研究表明,这时的玉米正处在腊熟期,还没有完全成熟,此时收获,玉米要减产8~10%,出粉率低,且品质差。在不影响复种的情况下,可适当地推迟收获期,提高玉米粒重,增加产量。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呈金黄色玉米籽粒乳线完全消失时,即为玉米完熟期,此时收获产量最高。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

涧溪大木

2023-08-27 07:08

感谢分享,我会认真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鑫田缘·生态农业

2023-08-04 18:26

感谢关注支持,谢谢!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