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是农民朋友常用的一种药剂,除去杂草对养分的竞争,我们的作物才有产量!但是随着除草剂种类的更新换代,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也有了改变,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正确的使用除草剂!
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除草剂可以分为封闭式除草剂和苗后除草剂。
对于封闭式除草剂,其实是一种土壤处理剂,将除草剂均匀的喷洒到土壤上,形成一定厚度的药层,通过接触到杂草的幼芽、幼苗和根系,从而被接触吸收,起到除草的目的,想常见的乙草胺、丁草胺、莠去津及乙莠混剂等等。可以采用喷雾、浇洒、毒土等方法使用,所以,我们不需要注意有无露水,只要方法用量得当,封闭的好,后期基本没有杂草!但是也需要避开高温,蒸腾量大,药液浓度蒸发降低也会降低药效!
对于作物苗后使用的除草剂,像异丙隆、甲基二磺隆、炔草酯、唑啉草酯、氟唑磺隆等等,则需要注意露水对用药效果的影响,像在雨后、早上露水没干、晚上上露水的时候都不建议使用,因为露水会稀释药液,影响内吸性,药效就不理想!同样的,也不能在高温的时候用药,蒸腾量大,也会影响药效!
所以,不管是苗前封闭式除草剂,还是后期除草剂,我们都应该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用药,苗后除草剂保证叶片上无水珠,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稀释,不可随意加大用药量,此外,需避免高温和低温的时间用药,一般低于10℃,高于38℃都会影响除草剂的效果!在10℃~38℃的温度区间,温度越高,除草剂的效果越好!
想了解更多农业技术的话,记得关注我哦~#智慧农民#
转发0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