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面源污染防控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设施蔬菜实施效果测评与现场观摩会在津举行

农业科教

2025-05-02 18:57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在我国农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氮素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氮素过量流入水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破坏生态平衡;渗入土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逸散至大气,加剧温室效应,威胁气候稳定。这不仅制约了农业绿色发展,更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与百姓民生福祉。

为应对这一难题,国家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到监测评估,构建起全方位的治理体系。在此背景下,科技力量成为破局关键。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主办的“黄淮海北部集约化农区氮素面源污染发生过程与调控机制”设施蔬菜实施效果测评与现场观摩会在天津市圆满举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实地考察技术应用成效,共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路径,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黄淮海北部是我国粮食和蔬菜生产核心区,长期集约化种植导致氮素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威胁土壤健康、地下水安全及农产品品质。针对这一难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系统解析氮素在“土壤-作物-水-气”界面的迁移规律,构建了“源头减量—过程阻控—末端利用”全链条防控体系。课题负责人周其文研究员介绍,项目已研发土壤氮素淋溶机理模型,集成“控-减-用”技术模式,并在番茄、小麦等作物上实现“减氮增产”的突破,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同步提升,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科学支撑。

与会专家前往天津武清天民设施蔬菜基地实地观摩,基地内,课题团队通过水肥一体化、微生物调控、废弃物基质化利用等技术集成,显著降低硝酸盐向地下水的迁移风险。项目首席专家介晓磊指出:“传统蔬菜大棚因施用大水大肥导致地下水硝酸盐超标,而课题成果证明,通过科学管理可兼顾高产与生态安全。”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相关任务负责人王丽丽表示,课题成果将为落实面源污染防控战略、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农业从“高投入”向“绿色高效”转型。下一步,将技术模式推广至华北典型农区,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从“点”到“面”的跨越发展。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迈入技术集成与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为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贡献了科技力量。

作者:马江芃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2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4

农友8402

2025-05-04 08:54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473

2025-05-04 08:50

农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氮素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氮素过量流入水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破坏生态平衡;渗入土壤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94

2025-05-04 06:41

66688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387

2025-05-03 12:34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387

2025-05-03 12:33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387

2025-05-03 12:33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903

2025-05-03 10:15

老师讲的很好值得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402

2025-05-03 08:23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387

2025-05-03 05:4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387

2025-05-03 05:4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425

2025-05-03 05:16

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国哥安装石墨烯电地热,电采暖系列

2025-05-03 04:50

感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三农小助手

2025-05-02 22:10

666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461

2025-05-02 19:45

好好学习一下。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