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症状
叶片、叶柄、茎和薯块均可受害,多在开花前后出现症状。叶片染病,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浸状斑点,湿度大时很快扩大成褐色病斑,边缘水浸状,生出一圈白色霉状物,叶背霉层尤为明显。叶柄和茎部受害,产生黑褐色条斑,白霉较少,常致叶片萎蔫、干枯下垂,后期全株黑色湿腐状。薯块发病,病斑褐色至紫褐色,病部皮下薯肉也呈红褐色。病斑扩展成不规则斑块状,病健交界常不清晰。病部多不向内部深入,常表现干硬、坏死。后期易引起杂菌感染而软腐,有怪味,不堪食用。窖贮期间,病部可继续发展,造成大量腐烂。
二、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薯块内越冬,成为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播种病薯后,重者不能发芽或幼芽未出土即行死亡,轻者出土后发病,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扩展蔓延。孢子囊还可随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作为翌年的侵染源。 病菌喜于昼暖夜凉和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利于孢子囊形成。多雨年份,早晚多雾多露,天气潮湿等,利于病害发生和蔓延。北方马铃薯种植区,开花前后常逢阴雨季节,若品种感病,温暖高湿,出现中心病株10~14天后,病害可全田蔓延流行。
三、防治方法
(一) 选用高度抗病品种
如克新3号、克新4号,克新44号、克新18号、春薯4号、荷兰7号、内薯9号、中薯3号、冀张薯3号等多个脱毒品种,具有较强抗病能力,晚疫病流行年,受害较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晚疫病蔓延,这些品种可因地制宜选用。
(二)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
做到收获后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摊开2-3天,使薯皮伤口愈合。贮藏前去掉块茎表面泥土,剔除病薯、畸形薯和受伤薯块,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堆放厚度不超过50cm,表面用麻袋等不透明物遮盖。冬藏入窖、出窖、打破休眠、切块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无病菌薯块留种。播种前用药剂拌种,一般每100kg种薯用甲基托布津50-60g,均匀掺入1.2kg滑石粉拌在薯块上。
(三) 消灭中心病株,喷药保护
当发现中心病株后,用药,72%甲霜锰锌500倍液;69%烯酰锰锌800倍液;80%烯酰吗啉1500倍液;64%杀毒矾800倍液;72%克露500倍液;45%银法利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次药效可维持7~10天,防治次数可根据病情而定。
(四)加强栽培管理
避免在低洼地或粘重地块种植马铃薯,结合中耕做好培土和排水工作,合理灌溉,进行小水灌或隔沟灌,均有降低病势效果;适期早播,能减轻发病损失。
(五)及时药剂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统防统治的原则,分期全面防控马铃薯晚疫病。苗期在齐苗后,当苗高15cm左右时,应用保护性杀菌剂,每亩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g兑水40kg喷防;现蕾期应用保护加治疗药剂,每亩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g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g;花期每亩可选用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g,或 72.2%霜霉威水剂 50-60mL,70%安泰生2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或用50%甲霜铜、0.2%硫酸铜稀释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任选两种药剂交替均匀喷雾,间隔7-10天防治一次,连喷2-3次。
转发0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