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过程中,大家一致追求的是培育壮棵,这样有利于高产优产,当然了,壮棵并不是那么好培养的。有壮棵自然就有弱棵,植株生长衰弱,枝叶细小,茎秆细,长得慢,开花结果少,产量品质也不好,遇到这种情况的话,也是够让人头疼的。可以说,弱棵就是影响蔬菜产量和效益的第一要素。特别是结果期,这一阶段管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弱棵,进而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
这个问题的出现,弱棵一般都难改善,主要表现为,抹叉晚,吊蔓晚,摘叶早,落蔓低等。
植株比较弱时,可以适当摘心,以控制顶端优势,打破向上生长,让茎秆生长的更加强壮一些,降低植株高度,然后留侧枝让其继续生长。多干整枝时,除了做好操作外,还要注意调整吊绳,不要让所有生长点集中往一个方向生长。
摘叶时,要考虑植株长势,种植密度,目的只有一个,保证良好的结构,保持通风透光良好。就拿番茄来说,如果长势旺盛,叶片过大,可以摘除半片。下部果实摘除后,在最下方果穗留一片,其他都摘掉,保证光照,促进番茄成熟。
摘叶最好在晴天进行,养分流失少,伤口愈合也好一些,对番茄伤害少一些。对于黄瓜来说,还要注意落蔓的高度,一般要求落蔓后1.4米以上,保证叶片适宜,避免影响长势。
冬季大棚因为温度,光照等因素影响,有机营养少,产量也低,而很多菜农还是按照之前的习惯留果,甚至直接不疏果,导致这一茬结了好果,但是之后却出现长势弱,产量低的问题,而且一茬不如一茬,不知道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合理留果,很重要。根据植株长势,天气,病虫害等,合理把控留果数量,以确保蔬菜高产优产,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这样肯定是不对的。拿黄瓜来说,夏秋季2片叶留一个瓜,而到了冬季就需要3片叶留一个瓜。番茄长势好的情况下,第一穗留果4-5个,弱了就留2-3个,必要时不要第一穗花以促进壮棵。
茄果,瓜类蔬菜对钾肥需求量最大,经验丰富的菜农都知道,所以在追肥时,只用高钾肥,其他肥料用的少,高氮肥直接不用。这样有利于高产优产吗?
肯定是不会的,这样施肥会造成蔬菜前期产量高,品质好。但是随着结果量增加,植株越来越弱,产量也会下降。不同阶段要施用不同的肥料,才能保证正常生长。生长前期,可以冲施高钾肥,但是到了结果中后期,土壤中氮肥大大减少,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调整肥料,以平衡型肥料为主,这样才能满足正常生长。
转发0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