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陈智宇 通讯员张茹)“有了信用社的贷款支持,今年的黍子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还添了新农机!”望着长势喜人的农田,大同市阳高县农户老李的脸上满是笑意。作为农业大县,阳高县特色小杂粮产业是农户增收的“金扁担”,阳高县联社聚焦产业发展痛点,以精准金融服务破解经营主体资金难题,为小杂粮产业提档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相关贷款超5100万元。
锚定产业重点,筑牢金融支撑根基。阳高县联社将特色小杂粮产业纳入重点支持清单,组建专项调研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合作社与加工企业,摸清产业发展脉络与资金需求痛点。针对小杂粮种植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的特点,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压缩办贷时间,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让经营主体“想干事、能干事”,切实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匹配融资需求。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该联社推出“一主体一方案”定制化融资服务。对龙头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其扩大加工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对合作社,发放产业发展贷款助力建设仓储设施、统一采购农资;对农户,推出小额信用贷款,无需抵押担保,满足种植、管护等日常资金需求,形成全链条金融服务闭环。
强化银企联动,激活产业发展动能。阳高县联社不仅给予资金支持,还主动对接农业部门、行业协会,为经营主体提供市场行情、种植技术等信息服务。通过与小杂粮加工龙头企业合作,建立“贷款+订单”合作机制,由企业承诺收购、农户安心种植,降低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发展、农户增收、银行增效”的三方共赢局面,推动小杂粮产业从“零散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型。
转发0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