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可能导致丙肝?丙肝问题你需要知道这些

健康知识

2019-12-24 14:02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有种说法称“纹身可能会导致丙肝”,虽然听起来奇怪,但这却是真的。纹身、打耳洞……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举动都有染上丙肝的危险,在甲肝、乙肝相关知识被广泛普及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了丙肝这个悄无声息的“肝脏杀手”。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丙肝的问题。


 

为什么纹身和打耳洞可能会感染丙肝?这要从丙肝的传播方式说起。丙肝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还有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明),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是丙肝传播的一大途径,如果纹身和打耳洞时没有选择正规机构,或者针剂未经消毒的话,就会有染上丙肝的风险。

很多朋友查完资料后可能会问,丙肝不是可以治愈吗?为什么我们要对丙肝如此重视?这是因为丙肝对肝脏存在后续影响,研究显示,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20年,肝硬化发生率约为5%~15%,之后肝细胞癌的年发生率为2%~4%,健康危害极大。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中国约有9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相比之下,丙肝病毒携带者较少,为1000万左右,这些人都应立即治疗。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根据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9.9万人死于丙型肝炎。

令人揪心的是,急性丙肝与慢性丙肝都不会有太明显症状,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直到很严重时(比如肝硬化)才会被发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检查,不能够对此掉以轻心。

那么,哪些人群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丙肝检查呢?针对丙肝的三大传播途径,我们可以列出几大易感人群。针对血液传播,即曾经有过卫生安全无法保障的注射经历的人群,如有纹身或其它身体穿孔者,以及在感染控制做法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接触了受到感染的血液制品或创伤性操作的人员、艾滋病感染者等;针对性传播,即为与高危人群有过性经历的人群;针对母婴传播,易感人群则主要是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儿童。

虽然丙肝很危险,但是染上丙肝后也不用太过惊慌,抗病毒药物可使95%以上的丙肝感染者得到治愈,从而降低肝癌和肝硬化的死亡危险。大家只要在生活中注意预防、定期检查,就会大大降低丙肝对我们带来的伤害。

本文由首钢医院内科主任姚震进行科学性把关。

3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7

农友王者归来

2020-01-30 06:2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884

2020-01-27 08:3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568

2020-01-25 09:0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498

2020-01-25 02:2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无悔我心

2020-01-19 07:2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无悔我心

2020-01-15 00:2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陈立昌农友8890

2020-01-05 20:5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薛岁斌5487

2019-12-26 06:5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2078

2019-12-26 06:4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德信4

2019-12-25 20:42

真的假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每天学习一点

2019-12-25 10:11

真的假的?又知道的么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864

2019-12-25 09:20

危害大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高大帅

2019-12-25 06:3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闫国旺农友7104

2019-12-25 06:1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幸运生态养殖

2019-12-25 04:5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as·知足常乐·

2019-12-24 20:1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623

2019-12-24 18:21

长知识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