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高粱在春季与秋季种植。春季播种期约在农历3月底至4月中旬,时间不宜过早,因早期播种气温低,生长缓慢,遇到寒流易枯死,秋季则选在农历5月下旬至6月下旬之间播种,时间不宜太迟,以免生育中后期遇低温,影响生育而延迟成熟期。
选地轮作
高粱根系发达吸水吸肥力强,应选择平坦疏松较肥沃的地种植。由于高粱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所以在低洼易涝地瘠薄干旱的盐碱地上均可种植。只要在耕作上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照样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合理的轮作对产量的影响很大,种植高粱最理想的前茬是大豆茬,其次是小麦玉米茬。因为高粱根系扎土深,扩展范围广,吸水及养分多,导致地力肥力下降,适宜的后茬最好是大豆茬。
整地与施肥
结合整地进行施肥,高粱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应在早春顶浆三犁川打垄施肥,镇压保墒。施肥量一般每公顷15~20吨农肥,磷酸二铵150~200公斤,混尿素50~100公斤。
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是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根据生育期选用品种;品种的生育期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既要能在霜前安全成熟又不宜过短,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产量。可选用中早熟品种,如敖杂1、敖杂2,吉杂76、杂交新品种凤杂4号等,杂交新品种凤杂4号表现为高产优质抗旱抗倒伏抗叶斑病、抗丝黑穗病抗蚜虫等优良性状,平均公顷产量在9000公斤以上,出苗至成熟120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500摄氏度左右,增产潜力较大。敖杂1、敖杂2增产潜力也较大,这两个品种都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在115~120天以下,这两个品种粒色鲜红,着壳率低好脱粒,淀粉含量均70%左右,敖杂1、敖杂2保苗在12~15万株每公顷,属早熟中杆杂交种。
播种法
播种法分点播及条播两种,一般以条播为主,把种子均匀播於植沟内然后覆土厚约3公分。
田间管理
(1)间苗补植:高粱播种后20~25天,苗高15公分时,实施第一次间苗,到苗高25~30公分,实施第二次间苗,最后株距保持约10公分,如发现缺株时,可挖取间苗中要拔除的健壮苗来补植。
(2)中耕除草:高粱生育期间,按照杂草发生情形,实施中耕除草2~3次,尤其生育初期,特别注意将杂草除净,以免影响发育。若使用除草剂时,应在播种覆土后萌芽前喷施。
(3)培土:第一次中耕除草后,随即施追肥於植株旁,并将土壅培於植株茎部,以防止倒伏,促进发育。
(4)灌溉排水:高粱耐旱,但在幼穗形成期(播种后35天左右)、(播种后60天左右)、乳熟期(播种后75天左右)如遇乾旱,影响产量很大,应加以适量灌溉。在多雨季节,应随时排除积水,以免发生病虫害及延长成熟期。
适时收获
穗用手捏完全无浆后就应及时收割以免过度成熟减产。
转发0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