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茶树菇,是当前餐桌上很受欢迎的菌类菜肴之一。它味道鲜美,脆嫩可口,青香而无异味,特别是营养丰富,富含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元素。如此美味佳肴是如何培育出来的呢?
茶树菇菌丝喜欢弱酸性环境,酸碱度最好在pH5.5~6.5,如果在pH值4以下或在6.5以上,菌丝则生长稀疏、缓慢。
人工种植茶树菇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杂木屑适合茶树菇生长,也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作为碳源。
茶树菇在PDA培养基上,在26℃条件下,孢子在48小时后可见到微细的菌丝。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3~28℃,子实体原基分化最适温度为18~24℃,较低或较高温度都会推迟原基分化。
茶树菇的培养基含水量应在60%~65%,不干不湿为宜。在菌丝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发育期为85%~95%。
栽前准备
茶树菇有室内层架立袋出菇、脱袋覆土出菇、菌墙式袋栽法等栽培模式。春栽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制袋接种,4-5月出菇;秋栽于8月底和9月初制袋接种,10-11月出菇。茶树菇袋栽通常在室(棚)内出菇。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向阳、交通方便、近水源、周围无污染的场所建造简易菇房,结构以砖瓦结构为最好。在菇房或菇棚内可设置床架。常用的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40%、棉籽壳30%、麦麸16%、玉米粉8%、菜籽饼粉4%、石膏1%、白糖0.5%、磷酸二氢钾0.4%、硫酸镁0.1%.
菌袋制作
按常规称量配料,调含水量至60%左右,料水比约1∶1.2,待水分渗透均匀后及时装袋。卧袋栽培通常采用规格为15厘米×55厘米、厚0.04毫米的低压聚乙烯筒膜袋装料,每袋装干料700克。高温灭菌的具体操作为:开气阀加热,待压力上升到0.8-1.1公斤/平方厘米、排出的气体温度达107℃时,控制2-3小时,保证锅内的热量有足够时间穿透料袋。袋内外的温度一致后再加温,使压力上升到1.5-1.7公斤/平方厘米、保持105-120分钟。要烧大火猛攻,要求点火后2小时袋内中心温度达97℃-100℃,然后保持15-18小时。中途不能停火,不能降温,文火,保持100℃。培养好的原种和栽培种,菌丝粗壮浓白,待料温冷却到28℃时在菌袋两端接种。也可在灭菌后,将打孔、接种同步进行。接种后用透明胶带贴封接种孔。每瓶菌种可接种25袋。
发菌管理
接种后前3天,室温调节到25℃-27℃,使菌丝生长健壮。当菌丝长到料深的1/2时,其生长开始变慢,此时松动袋口扎口绳,或在菌丝生长前方的1-1.5厘米内穿刺1-2行微孔增氧。发菌阶段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70%左右,且不可有过分明亮的光照,门窗要遮光。
转发0评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