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玉米除草剂,犹如一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由于很多除草剂在土壤分解上较慢,因而在土中残留时间长,就会给土地造成污染,最主要的危害就是破坏了土壤中的生态环境,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土壤板结,药害甚至还会影响下一茬农作物的生长。
1、 破坏生态平衡
农田环境中有多种害虫和天敌,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它们是相互制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会良莠不分地杀死大量害虫天敌,严重破坏了农田生态平衡,并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目前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已遍及粮、棉、果茶等作物。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某些植物灭绝等。
由于除草剂和杀虫剂、杀菌剂相比其使用技术的要求含量高。杀虫剂、杀菌剂使用不当,可能只是影响防治效果。而除草剂使用不当,却事关作物生长的安危。因为不同的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各异。例如:乙草胺适用于玉米、花生、棉花、大豆等阔叶类作物,但对小麦却易产生药害。盖草能、稳杀得、禾草克等防除阔叶农作物田间的禾本科杂草效果好,但对禾本科农作物如小麦、水稻、谷子、玉米等药害严重。像凡使用过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的大豆田,第二年就不能种植水稻、玉米等,还有像玉米专用除草剂如果过量使用,对下茬作物就有严重影响。
2、 后茬的影响
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除草剂对当季作物的安全性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1)快杀稗(二氯喹啉酸)。快杀稗施用后309天内除水稻外不能种任何作物,12个月之内不能种茄子、烟草。2年内不能种番茄、胡萝卜,不能用施过快杀稗的水灌伞形花科作物如胡萝卜、芹菜、香菜等蔬菜。
(2) 赛克(甲草嗪、嗪草酮)。每公顷施有效成分420~1120克,4个月以后可种苜蓿、芦笋、大麦、玉米、禾本科牧草、小麦、马铃薯、红豆草、番茄、甘蔗、大豆,8个月以后可种水稻、棉花、豌豆。12个月以后可种除块根以外的其他作物,18个月以后可种洋葱、甜菜和其他块根作物。因此长期使用除草剂时,只有根据除草剂特点,选择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达到充分发挥其效果,规避负面影响。
转发0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