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了半天的土石山路,在侯家山一土屋旁的锅炉房见到王绪成时,他正给烟炉子里添着木柴疙瘩。锅炉房是用泡沫板堵起来的简易避雨的地方,里面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台电视,烟叶上炉的7天里,王绪成要日夜守在这儿,直到叶子成品出炉。
这是今年第5炉烤烟,叶子上炉已经两天了,正是加温升色的时候。以前烤烟时有妻子帮忙招呼,这段时间妻子病了,儿子在社区工作,身边就缺个搭话的人。不过,王绪成对烤烟技术了如指掌,一个人也不慌不忙利利洒洒的把活儿干了,抽空,还能在锅炉房看看电视,听听新闻,打发寂寞时光。
王绪成今年69岁,老家住仓坪村4组,是一名老党员。20年前,仓上大抓烤烟和蚕桑产业时,烤烟生产是工作任务,王绪成当时是原中良村村主任,别人还在犹豫观望时,他率先建起了烟炉子,种上了烤烟。后来参加了烤烟种植技术培训,掌握了育苗、大田移栽、施肥、掐顶、打叶到烘烤、分级等每个流程。最多时他一年种了30亩烤烟,年收入10万元。
那时,很多烟农认为种烟麻烦,烤烟时熬夜辛苦,不如出门打工简单,逐渐放弃了种植,而王绪成却从中尝到了甜头,获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搬迁到集镇后,也一直没放手这门致富产业。山下土地少,他就到十几里外的侯家山上流转了几块适合种烤烟的土地,租了别人不用的烤烟炉,继续着他喜欢的烤烟产业,今年已是他烤烟的第十七年了。
“我都快七十的人了,要说这活儿真的累,靠土地挣钱不累行吗?可累点辛苦点来钱快呀!就说我今年这15亩烟吧,按每亩350斤烟叶,均价12块来算,也有6万块,除开请工工资和肥料种子钱,还能净落4万块钱,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一踏踏‘红百零’就到手了,你说,哪儿还有比这更快更稳的来钱门路?”问起王绪成为啥对烤烟这么‘痴情’,他一下子来了精神,信心十足的算着今年的烤烟收入。
在两间农家土房里,已烤好的烟叶子码成垛,金黄金黄的泛着油光,散发着烟草特有的香味。王绪成说,再有一炉子就扫尾了,到时请人打捆装车就见现钱了。
“我到山上种烟,有人说我‘贱命’,该享福不会享福,一天找人打打牌,溜达溜达时间就过去了,非要上山去拼死拼活地累做啥?这都是懒人的借口,家里有上大学的,还有上中学的,我多奔点就给晚辈们减轻些负担,好日子是靠勤劳吃苦换来的。”王绪成接着说:“我们这儿烤烟的少了,烟站也撤了,卖烟要拉到棕溪去,虽然麻烦些,但现在烟草价钱好,烤烟肯定能赚钱,只要我干得了,这门产业就不丢!”
“好日子是靠勤劳吃苦换来的。”这话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近年来,尽管政府千方百计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但由于年龄、文化等各方面因素,仍有部分劳力不能一下子找到合适的岗位。但农村天地广阔,每个人都有干事作为的空间,我们可以选择多种形式的自主创业就业,不拘一行一业,寻找适合各自的致富途径,像王绪成那样瞄准一件事一项产业,持之以恒干下去,幸福美好的生活就会等着你。
转发0评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