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就种这4种“懒人菜”,种1次,能连续收获,到秋冬都有菜吃

种植一点通

2024-02-23 11:04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虽然,现在还是冰天雪地,各地温度很低,但随着时间的快速流逝,春天已然不远。

当温度迅速回升,坚冰解冻,雀鸟回巢,万事万物恢复生机,就是种植蔬菜的时机。

这期间种植蔬菜,别只盲目跟风种植,要选择耐寒品种,不然费时费力,成活率还不高。

特别是大部分的蔬菜类型,种完就只能单次收获,投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因此,为提高经济效益,建议春天种蔬菜,可选这4种,只种植1次,就能连续收获,一劳永逸,是真正的懒人菜。

木耳

木耳,国内常见的名贵山珍,脆鲜嫩滑,舒适爽口,常见于山野丛林间,是酒席宴请的必备佳肴,已能人工栽培种植。

准备事项。栽培木耳最佳时间是春分至谷雨前后,耳场要水资源和耳木资源充沛,采光通风良好,再除掉杂草和杂木,保留枝叶稀疏,树型高大的植株遮阴。

接着就是选择段木,基本的阔叶类树种都能使用,通过砍树、剔枝、截段、架晒等步骤,就能进行段木接种。

段木接种。把培养或者购置的黑木耳菌放置到段木上,就是接种过程,常见的有木屑菌种和种木菌种。

当温度稳定达到10℃,就能接种,建议提早接种,虽然黑木菌丝低温环境生长缓慢,但同样空气中的杂菌数量小,即使落到段木,萌发过程都很难。

病虫害防治。木耳常见的病虫害有,病害有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虫害有红肩虎天牛、蓟马、螨类和伪步行虫等。

防治时,要充分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需要科学合理的使用药剂,预防病虫害的扩散蔓延,改善木耳的产质。

收获管理。当木耳颜色转浅,质地肥厚,逐渐变软,且光面有白色粉末,就说明已成熟,要选在晴天上午及时采收。

采收时,轻捏住耳基,就能顺利采摘下来,要提醒的是夏季温度高,可把大小耳全部采摘完,以防流耳问题。

韭菜

韭菜,适应能力强,营养价值丰富,别具独特风味,栽培种植历史悠久,民间素有献羔祭韭的说法。

整地施肥。选择种植田块,要避开前茬是种葱蒜类蔬菜的田块,要不病虫害突出,需选择土层深厚,排水灌溉方便的田块,精耕细耙。

施肥基肥要注重氮磷肥,施足有机肥,人粪和猪鸡粪最佳,既能提供长效的营养物质,还能改良土壤结构,使土质疏松,增强透气性。

起苗栽种。韭菜苗,定植前3天浇水,能避免损伤根系,方便起苗,起苗时,剔除弱苗病苗,剪去过长须根和叶尖部分,抑制水分的蒸发速度,促进快速缓苗。

当天起苗,当天就要完成栽种,定植密度要适宜,促进分蘖,不要过大,不然阻碍通风采光,没能完成定植的菜苗,要放置到阴凉处备用。

水肥管理。秧苗刚定植,全面浇定根水,促进根系的扎根发育;10-20天,新根叶冒头,浇缓苗水,适量加大水量,并搭配速效肥。

夏季,高温多雨,遇到连续降雨天,叶片腐烂,植株长势减缓,要排水促长;9-10月以10天为周期开展3次水肥管理,促进营养物质积累,为越冬积蓄能量。

采收管理。露地栽培韭菜,周年内能连续收获数次,具体要根据植株的长势、收购价格调整,以努力实现科学收割,提高经济效益。

想达到目标,要控制收割次数,新栽韭菜先不收获,要养根,春季的口感鲜嫩,要割2-3刀,6-8月的品质低劣,味道偏臭,不宜食用,秋季品质变佳,收割次数要兼顾养根。

收割过程,需选择到晴天清晨收获,避免雨天,以免萎靡腐烂;割茬口要平,割茬需为黄,为绿割茬过高,为白割茬过矮;收割完撒施草木灰,补充养分,预防病虫害。

黄花菜

黄花菜,别名金针菜、忘忧草,喜光喜水,耐盐碱,春秋两季都能定植,1次定植就能连续收获15-20年。

挖苗移栽。选择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老黄花菜田挖种,要抖掉种苗泥土,剪掉老、朽和病根,以自然分蘖为基础,1蘖或者2蘖为1株。

种植田块,土质要疏松,要提前清理田间杂草,施好农家有机肥,就能把处理妥当的根栽入田间,栽完要适量浇灌。

水分管理。黄花菜植株耐旱不耐涝,花蕾期需保持土壤湿润,过旱情况,要选早晚天定期浇灌,补充水分;遇到过量降雨,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规避涝灾和病虫害。

追肥管理。施足基肥只是前提,考虑到黄花菜耐肥能力强,惊蛰前后植株萌芽,结合中耕松土,施入农家肥和复合肥;5月下旬植株外围开穴点施催薹肥,肥料选尿素和三元复合肥;

花蕾期,视长势追肥,能延长采收期,避免脱靶早衰,选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喷施;冬前还要施促蘖肥,先施入有机肥,再中耕,为来年抽薹储备养分,选用农家肥和三元复合肥。

采收管理。6-7月,黄花菜进入花期,要适时采摘,采摘过早花蕾体型过小,分量不足,采摘过晚,花蕾开放,商品价值减弱。

因花蕾是陆续开放,要选择在8-12点固定采收获,采摘过程要轻摘轻放,确保不损花、不裂花,提高黄花菜的商品价值。

芦笋

芦笋,被称为蔬菜之王,外形兼具芦苇嫩茎和竹笋尖特点,口感细腻有质,营养成分含量极高,能用来煎炸烹煮。

选田选苗。定植田的选择对是定植成功的关键,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和排灌溉条件良好的田块,前茬不宜是果桑园和其它类型林地。

选苗遵循的原则是除弱留强,病弱苗要坚决移除,这样能促进后期苗全苗壮,定植前需要先给选定的种苗浇透水,轻挖轻放,确保种苗植株和根系完整。

追肥管理。种苗定植20天,植株进入正常生长期,要按照亩60斤尿素或者80斤碳酸氢铵的标准追施肥料,并适量补充水分;

定植后两个月时间,植株的第二批嫩茎就要抽发期,要追施秋发肥,可按照亩60-80斤磷酸钾复合肥和20斤尿素的标准追施,实际用肥要灵活调整。

病虫害防治。芦笋常见的病虫害,病害有病毒病、茎腐病、炭疽病、根腐病和立枯病等,虫害有蛴螬、蝼蛄、蓟马、种蝇和金针虫等。

防治过程,首先要定期检查,监测各类病虫害的种群活动情况,其次要选择合适药剂,精准防治,再次还要科学用药,注意药剂用量、浓度,规避药害。

收获管理。移栽第一年,不采收,第二年4月当芦笋长到20-25厘米,就意味着进入采收期,采收每株芦笋留2-3根壮茎当母茎,使其能制造养分,供新芽生长,以备继续采收。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

农友545454

2024-02-23 22:44

懒人菜 学习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131

2024-02-23 15:40

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