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杏、李等树木中每至春夏季节,总是容易在树干上发现“流胶”现象,这是核果类果树普遍发生的病害类型,一旦患上此病则树势渐衰,严重者甚至毁园,对此防治技术具体如下!
【1】果树流胶的两种类型:
1、生理性流胶: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雨后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色硬质琥珀状胶块,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越来越弱,常常在雨季发病重,大龄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
2、侵染性流胶:主要为害枝干,病菌侵染当年生枝条,多从伤口和侧芽处入侵,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当年不流胶,具有潜伏侵染特征,次年瘤皮开裂溢出胶液,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圆形的小黑点,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这是与生理性流胶的最大区别。
【2】引发果树流胶病的三大原因:
1、直接原因:树体枝干创伤口,如机械损伤、冻伤、日灼、修剪过重、药害等造成的伤口。
2、病虫危害:病害如真菌和细菌侵染,干腐、腐烂,疮痂病等;虫害主要是天牛、蠹吉丁虫等危害多导致果树流胶。
3、生理病害引起流胶:如土壤砧木亲合差,超负载等均可导致树体抗性倍减。
【3】果树流胶病防治详解:
1、培育健壮树体:培肥地力,多施有机肥,实施无机肥有机肥相结合(如淇林培田)。适时灌溉与排涝,要灌好封冻水,疏松土壤,使树体增强抗流胶能力。
2、消灭越冬菌源:在12月份至1月份进行清园消毒,刮除流胶硬块及其下部的腐烂皮层及木质,集中起来烧毁,然后喷清园剂、杀菌剂(如淇林名地康)。
3、在果树发芽前,树体上喷施杀菌剂(如淇林匠客喷施型),杀灭活动的病菌。
4、发生流胶病以后,将胶体刮除,露出生长健壮部位,使用淇林匠客进行涂抹。
转发0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