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的大小和水稻的株高的确有一定的关系。往往高度较高的水稻品种在穗长方面有可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穗长的相关性更直接的是育秧方式和栽培密度。
1、稻穗的长短与株高的关系。通俗的讲,在没有发生徒长的前提下,水稻安全成熟所需的有效积温越多,水稻的植株就越高、水稻的稻穗就越长、穗粒数也会越多,丰产的能力也会越强。也就是说,13片叶品种的水稻植株的株高基本上都会比11-12片叶的水稻株高高一些,穗长和穗粒数也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相同叶片数量的水稻品种,稻穗的长度和株高的关系不大。比如说,同样是11片叶的水稻品种,在株高方面也不尽相同。因为11片叶的水稻品种在有效积温方面也是以有效积温区间段的方式来划分,处于有效积温下限和上限的不同品种在株高方面有些差异也很正常,在稻穗长度方面有些许的差异也比较正常,但是差异不会太大,在穗粒数方面的差异也不会太大。
而且,同一个水稻品种,也不是株高越高的稻穗就越长。因为株高越高,往往就意味着水稻可能出现了徒长的情况。特别是在拔节期的氮素供应过于充足,就很容易出现叶鞘间的长度过度伸长。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会造成稻穗的伸长,而只是对穗轴的长度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在孕穗始期,稻穗的穗粒数基本就已经定型了。定型的穗粒数才是决定稻穗长度的关键。
2、育秧方式或者栽培方式对稻穗长度的影响。可以这么说,秧苗素质越好,水稻的稻穗越长。在这一方面,我们单位做过钵育摆栽与常规育秧方式的对比试验。钵育摆栽的秧苗素质明显要高于常规的育秧方式。移栽之后,在返青速度、分蘖速度和分蘖数量方面会有着明显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在穗长、穗粒数和结实率方面,钵育摆栽与常规育秧相比,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直播水稻的穗长、穗粒数以及结实率要比移栽稻低一些。主要原因还在于直播稻株高以及对肥料利用率方面的差异造成的。直播稻的株高明显比移栽稻低一些,特别是在拔节期的叶鞘间距方面,与移栽稻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我们单位已经做了4年的直播稻生产试验,同样是11片叶的龙粳31,直播稻的高度要比移栽稻低5-10厘米左右,在穗长方面也有2-4厘米的差异;其次就是肥料利用率低造成孕穗始期的稻穗长度不足。移栽稻是在秧苗3.5-4叶龄左右移栽到大田,根系数量多、相对发达,吸收土壤中的底肥能力要强一些。而直播稻是直接撒施在大田,萌发出根系之后在离乳期之后才会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这就相当于施用同样的肥料,移栽稻只需要供给7-7.5片叶的生长量,其余的养分都供给生殖生长。而移栽稻则是需要供给11片叶的生长量对养分的需求,供给生殖生长养分必然会少一些,从而造成直播稻的稻穗长度短、穗粒数少以及结实率低的情况。
3、移栽密度对穗长的影响。从大田的实际生产经验来看,稀植、稀插有利于增加穗长、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密植的情况下,穗长、穗粒数和结实率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移栽密度的差异对养分分配、生长空间造成的影响。稀植的情况下,养分分配更充分、生长空间更大,更有利于水稻营养生长的发展、稻穗长度的提高。在这一点上,也符合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需求。
转发0评论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