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质的好坏,既决定于遗传特性,也受外界生育条件的影响。
(一)气候条件对米质的影响#智慧农民#
1.气温气温过高或过低,都对外观品质有不利影响。表现为垩白增多,透明度下降;加工品质变劣,尤其是整精米率减少。在不利温度条件下,直链淀粉一般增多,胶稠度变硬,高温使糊化温度下降。在气温30C以内,温度升高蛋白质积累量增多。
2.海拔高度高海拔山区的米质比低平丘陵地区的米质好。因为山区气温无酷热天气,昼夜温差大,因而山区适合优质米生产。
3.栽培季节晚稻比早稻米质好。因为晚稻后期气温较好,无酷热天气,昼夜温度差异大,所以同一品种作晚稻栽培米质要比早稻好一些。
(二)土壤类型对米质的影响
不同土壤对稻米品质各项指标的影响不一样。综合来说,最有利于生产优质米的土壤是红黄泥田及黄泥田,最差的是灰黄泥和紫潮泥。当然各种土壤都可以栽培优质稻,不足之处可以从选择品种及改变栽培措施等方面来改善。
(三)栽培措施对米质的影响
1.肥料对米质的影响增施氮肥,稻米的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增加,垩白粒率及垩白面积减少,胶稠度变硬。
在水稻生育期间,氮肥施用时期延后可使稻米的垩白面积减少,并可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蛋白质及七种必需氨基酸含量。
在抽穗至乳熟期,追施氮肥可以明显提高整精米率。
钾肥能提高整精米率,减少垩白。
各种微量元素与米质均有一定关系。如施用钼肥能提高整精米率,减少垩白,提高蛋白质含量。
2.灌溉与米质的关系田间水分不足时,稻谷加工品质下降,垩白增加,糊化级别提高,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下降。
3.插秧密度对米质的影响插植过密时,外观品质变劣,垩白增多,加工品质也下降,糙米率、整精米率降低。
4.收割时期对米质的影响过早或过迟收割都影响大米外观品质及加工品质,从而影响商品价值。
5.干燥场地对米质的影响晒谷场地对稻米加工品质影响很大,其中水泥晒坪最差,竹晒垫最好,牛粪晒坪及三合土晒坪居中。
6.农药对稻米卫生品质的影响田间用药种类、用药数量、用药时期对稻谷中的农药残留量影响很大。用药时期太迟,农药在稻谷上的残留量便很多。试验表明,抽穗后10天喷施甲胺磷,比抽穗前40天喷施同等数量的甲胺磷,稻谷农药残留量要多出十多倍。
转发0评论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