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出现萎蔫可能是枯萎病,田间正确识别,采取7项综合措施防治

果蔬小灵通

2022-10-10 14:45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湘农计划# 

黄瓜在开花结果后陆续发病,被害株最初表现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早晚可以恢复,以后萎蔫叶片不断增多,逐渐遍及全株,早晚不能复原,并很快枯死,这可能是患上了枯萎病,应及时进行防治。


 
一、黄瓜枯萎病发病症状
黄瓜枯萎病在整个生长期均能发生,以开花结瓜期发病最多。苗期发病时茎基部变褐缢缩、萎蔫。幼苗受害早时,出土前就可造成腐烂,或出苗不久子叶就会出现失水状,萎蔫下垂(猝倒病是先猝倒后萎蔫)。成株发病时,初期受害植株表现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但早晚恢复,数天后不能再恢复而萎蔫枯死。主蔓茎基部纵裂,撕开根茎病部,维管束变黄褐到黑褐色并向上延伸。潮湿时,茎基部半边茎皮纵裂,常有树脂状胶质溢出,上有粉红色霉状物,最后病部变成丝麻状。
二、黄瓜枯萎病的发病规律及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菌核和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或更长的时间,病菌随种子、土壤、肥料、灌溉水、昆虫、农具等传播,通过根部伤口和根毛顶部黄瓜枯萎病细胞间隙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并向上扩展,堵塞导管,产生毒素使细胞致死,植株萎蔫枯死。
土壤中病原菌量的多少是当年发病程度的决定因素之一。重茬次数越多病害越重。土壤高湿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根部积水,促使病害发生蔓延。高温是病害发生的有利条件,病菌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4~27°C,土温24~30°C。氮肥过多以及酸性土壤利于病菌活动,在pH 4.5~6的土壤中枯萎病发生严重,地下害虫、根结线虫多的地块病害发生重。


 
三、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措施
1、种子消毒。用75°C水浸泡1.5分钟并不断搅拌至水温降到30°C继续浸泡4~6小时,捞出在25~28°C的温箱中催芽20~28小时,胚根初露即可播种。
2、合理轮作。与茄科、豆科等2年以上轮作。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并深翻土壤,收获后要及早深翻接纳雨雪利于冻死病虫,并疏松土壤。深翻要40 cm以上,翻地时间不能晚于定植前20天。
3、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或有机肥40公斤和高磷高钾复合肥100公斤及地脉钾50 公斤。
4、高垄栽培。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把栽培行做成20~30 厘米高的垄,作物种在垄上,增加通风透光。
5、选用基质穴盘嫁接育苗。利用黑籽南瓜对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免疫的特点,以黑籽南瓜为砧木,以黄瓜品种为接穗,进行嫁接育苗,可有效地防治枯萎病,这是生产上防治枯萎病的最有效方法。
6、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特别是氮肥),改善透光强度,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温度,在生长期适时喷施碧护5000倍抑制枝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在花蕾期、幼果期和膨果期喷施碧欧,增粗果蒂,增加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无落果,提高优质商品率,增产增收。浇地前收听天气预报至少晴天或无雨多云天再浇水。


 
7、药剂防治。用复合木霉菌预防,拌种拌肥结合,1/4拌种,3/4拌肥,蔬菜基施、冲施亩用量为2袋1000克。用2.5%适乐时悬浮剂200倍液加57.6%农多福15克,每株灌药250毫升,每5~7天灌1次,连灌3次。用43%好立克3毫升加冠菌乐8mL加水灌根,每株灌药250毫升,每7天灌1次,连灌3次。用30%甲霜恶霉灵500倍液加33.5%喹啉酮25毫升灌根,每株灌药250毫升,每5~7天灌1次,连灌3次。用60%百泰800倍液加77%多宁6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250 毫升,每7天灌1次,连灌3次。以上配方任选择一种,交替使用,如果及时治疗,效果可达85%以上。
4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5

农友6324

2022-10-11 08:10

田田间管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247

2022-10-11 07:15

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571

2022-10-11 06:28

265987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232

2022-10-10 15:22

老师讲的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袁乐

2022-10-10 15:05

谢谢你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