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柬粮食作物种植领域的合作

国际合作

2020-12-15 10:58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来源:澜湄农业合作中心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今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短缺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改善生态措施的实施,农业用地不足的矛盾还将更加突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中国粮食进口量将由1997年的416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2224万吨。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粮食进口量在5000万~2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①而柬埔寨粮食生产潜力巨大,可成为今后中国粮食进口的一个重要来源,开发农业投资合作潜力巨大。

在粮食领域的具体合作包括种植及其产品加工,中方以专家、种子、技术作为投入,帮助外方进行农作物示范种植、推广和产品加工,其产品可返销中国或在当地销售。此外,还可以采用租用土地的方式,购租宜农土地,进行种植业的开发合作,建立各种示范农场或农业中心,通过培育水稻等良种、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稻谷等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优质稻米加工。柬埔寨耕地多、水稻资源丰富,生产的稻米品质优良。但是,由于在大米精深加工方面投资较少,产业链条短,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加工水平的落后制约了大米产品的出口,阻碍了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国内以及出口市场的需求,粮食加工业都需要逐渐向精深加工转变,但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限制,需要吸引大量外资来促进本国稻米加工业的发展,以帮助提高国内自给水平,促进出口,增加农民收入。此外,稻米精深加工的副产品,如碎米、米糠、稻壳等,经过深加工可以获得淀粉糖类、蛋白粉类和米糠油类产品等。这些产品市场处于成长期,市场前景广阔。中国在稻米精深加工技术上有较大优势,且是稻米精深加工制品的需求大国,在此方面合作可以有较大作为,实现双赢。

良种研发与推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种子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可高达30%.中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相当丰富,拥有亚洲最大的种质资源库,而且中国具有较高的良种繁育与作物栽培技术,尤其是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居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柬埔寨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自然条件,但良种等优良技术的使用程度较低,如果中国企业到柬埔寨开展水稻种植,通过选育推广良种、扩大播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等方式,不但能够帮助东道国消除贫困,也会获得极大的利润空间。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6

上团柏樊艮贵

2020-12-21 00:07

老师讲的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568

2020-12-17 10:5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299

2020-12-16 22:22

支持你大力支持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崔藏才7232

2020-12-15 19:32

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296

2020-12-15 17:57

合作共赢!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A渭南农牧业机械与设备供应商@小刘

2020-12-15 12:50

24758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