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政策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民朋友也相应在种植农作物种类和模式上做出了调整,尤其最近几年小麦、玉米整体的种植效益不好,农民朋友开始种植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瓜、黄瓜、西红柿、葡萄、草莓等等。那么还有很多农民朋友选择了马铃薯种植,因为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也同时被归类到及经作物中,通过近几年农民朋友种植过程中来看,主要管理到位收益也很不错,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农民朋友还有会出现很多问题,结合实践总结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选地整地 要精细
马铃薯的种植模式一般有很多种,但是无论哪种种植模式,我们都要选择适宜的种植田块,一定要做到土壤松透、细碎、不板结,土壤含水量充足,否则出现炕芽、出苗慢、烂芽症状。
一般情况我们要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进行栽培。同时注意上茬种植作物没有使用过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田块,避免上茬除草剂残留导致马铃薯死苗现象严重。同时如果是春播覆膜种植,最好冬前进行深翻耕晒田,如果是夏播覆膜或者露地种植也一定要进行深翻耕,这个时候我们结合耕地时候施足底肥,一般施入含有P、K,结合腐熟的农家肥进行撒施深翻耕。另外播种前整地整体要求:用大马力的拖拉机进行犁起来,深耕30-40厘米左右,不要采取旋耕,旋耕机一般比较浅,一般进行深耕,耕前将土杂肥一次性撒施、三元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分别撒施亩用量的一半。然后深耕30厘米左右,使土壤冻垡、风化,减少越冬害虫。
另外田块选择时合理轮茬种植,由于马铃薯不宜连作,也不宜与茄科作物(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等)进行轮作,还不宜与红薯、胡萝卜、甜菜等块根作物轮种。轮种年限最少在4-5年以上,开选择大豆、油菜、葱、大蒜作为前茬作物,有利于培肥地力同时还可有效防止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危害。
种薯选择与处理
1、品种选择:
马铃薯在品种选择上面一般选择大品牌正规脱毒的种薯,不要选择常规食用的品种做为种薯,不利于高产、高品质。那么早春马铃薯一定选用结薯早、块茎膨大快、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1-2两大小适中的健康、抗病的早熟品种。如荷兰薯系列品种,搭配种植中薯系列品种。
2、晒种
马铃薯种薯的储藏一般都是在地窖里,由于早春外界温度早晚比较低,导致马铃薯生理机能受到抑制而处于休眠状态。芽势不好,所以,在播种前应进行种薯处理,打破休眠,以利提早出苗。种薯处理的方法很多,晒种醒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土豆播前晒种可增产10%左右。一般每亩需要准备种薯150千克,选择晴天在播前15~20天,将土豆种平铺在院内向阳温暖的地方,靠自然光照晒种。一般种层厚度在15厘米左右,白天最好保持在12~18℃,夜间不低于0℃,每3~4天翻动一次。在翻动的过程中剔除种薯中、薯形异常的混杂种薯,如烂薯、病变薯、畸形薯、芽眼坏死、冻伤薯等等
播种前催芽是马铃薯春季提早上市的重要措施,这种催芽模式缩短了马铃薯的生长生育期,错开集中上市阶段,一般可以提前10天左右上市,同时还有利于避开温度升高导致的蚜虫危害,传播病毒病。催芽时间一般在当地马铃薯适宜播种期前25天左右进行。催芽的方法有切块催芽和整薯催芽。种薯切块种植,切块的时间,以催芽前1~2天为宜,若过早,切块失水多或引起烂种。
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但切块时,易通过切刀传病,引起烂种、缺苗或增加田间发病率,加快品种退化。切块过大,用种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为宜。切块时要纵切,使每一个切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切块时要剔除病薯,切块的用具要严格消毒,看在切之前放入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以防传病。
(4)拌种
对于根茎类作物种植,尤其旱旱轮作,我们要做好地下害虫防治,对于马铃薯种植,尤其早春温度不稳定,我们要确保一播全苗70%安泰森(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00g或者芸苔素内酯+60%高巧(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ml加到1—1.5kg水中摇均后喷到100kg种薯上。这种配方不仅能预防苗期蚜虫、和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的危害,而且可以使薯块抽芽早、芽壮、高产。
(5)催芽: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将拌好的种块装入筐中,放置在环境湿度为85%、温度18-22℃的室内,最好使用潮湿的布料盖住,进行催芽。当芽长到1~2厘米左右时,将其放在散射光下进行晾晒,使之均匀见光,等芽变成浓绿的壮芽,就可以准备播种了。
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基肥要占总用肥量的3/5或2/3。肥料的施用量与土壤类型及肥力有着较大关系,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每亩施肥总量为腐熟农家肥6000-7000斤,(15-15-15)45%硫酸钾复合肥100~150千克,生物有机肥100-150千克,一般情况硫酸钾有利于马铃薯增产。或者可以亩施有肥机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基肥应结合作畦施于20-3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结薯层。大棚栽培马铃薯,一般将所需肥料分两次撒施,一次在耕地前做基肥撒施,另一次在播种时做种肥撒施,生长期间一般不再追肥。
早马铃薯播的最佳时期,主要考虑种植模式和生育期温度,原则上要使马铃薯结薯盛期处在日平均温度15-25℃条件下,秋薯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为好,冬薯以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播种为宜,早春马铃薯保护地种植,一般于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5月初就可收获,这种种植模式避开集中上市,一般比其他种植早上市15-20天左右,而且薯块品质好、生育期短,产量高,效益还不错。另外目前,早春马铃薯保护地栽培除了用地膜覆盖外,还有大棚内覆盖地膜的两膜栽培模式,大拱棚和地膜之间再搭建小拱棚或二层大棚膜加地膜的三种栽培模式。
6、建棚和扣棚
早春保护地马铃薯种植多采用三模栽培方式,一般根据大棚宽窄起垄(6垄、8垄、10垄)为一拱棚。大棚由钢架大棚、竹竿大棚、连栋大棚,棚体最好为南北走向,东西排列。
大棚应该在马铃薯播种前15-20天建造完毕并扣上棚膜,以利于土壤化冻,提高地温。
扣膜:大棚棚膜多选择厚度0.06—0.12毫米的无滴膜,通常采用三幅式覆膜,顶膜与裙膜交接处要重叠20-30厘米,将顶膜压在裙膜外面,裙膜着地部分要用泥土封压,两个拱架之间压膜线拉紧并固定,大棚棚膜覆盖时应选择无风天气进行,以免风吹,不利于盖膜或撕破棚膜。
二膜最好选用厚度约为0.03~0.04毫米的聚乙稀薄膜,在距离大棚顶膜40厘米左右拱架上。这样就形成“暖壳胆”式的“棚中棚”。二膜不用时可用塑料绳将其固定在一边拱架上。
7、合理密植
构成马铃薯的产量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与单株产量的乘积。单株产量是由单株结薯数字与单薯重确定的。而群体增产与单株增产之间是矛盾的。当单位面积株数增加时,单株产量相应降低,两者都与栽植密度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在一定密度的范围内,群体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确定密度必须考虑群体产量与个体产量两个相矛盾因素协调统一。如果密度小时,虽然单株发育好,产量高,但由于单位面积内总株数小,结薯较少,产量不高。如果密度过大,虽然总株数多,但单薯重很低,同样产量不高。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单位面积内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既能使个体发育良好,又能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从而获得高产。从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考虑,马铃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每亩种6000株左右,每株2-3茎较为适宜。
转发0评论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