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大白菜是相对秋冬大白菜来说的,播种期在夏大白菜和秋大白菜之间,具有定的抗热性。 生育期一般为55~60天,可在国庆节前后上市,此季是蔬菜供应淡季,鲜菜品种少,效益要好于秋季大白菜。早秋大白菜生长前期处于高温、干旱季节,易发生病毒病、干烧心病,后期易感染软腐病,虫害发生严重,防病、治虫是早秋大白菜栽培的关键所在。
(1) 品种选择
早秋大白菜可在兼顾抗病、早熟、耐热等综合性状的同时,选择单球重比夏大白菜稍大、生育期稍长的品种,因为秋早熟大白菜生长后期,气温已经下降,利于大白菜的生长和包心。另外春播品种和夏播品种也可以作为早秋大白菜栽培。
(2) 整地施肥
要求早备地、翻耕,做好播前准备,以防遇到阴雨天不能及时整地而耽误播期。并尽可能选择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排灌良好的肥沃地块。根据早秋大白菜生育期短、生长速度快等特点,要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肥沃、通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播种或定植前施足基肥,基肥以优质有机肥为主,一般可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4000千克,饼肥10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钾肥15千克。然后进行深翻、细耙、做垄,垄高15厘米左右,并做好排水沟和灌水沟。
(3)适期播种
适时早播是早秋大白菜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早秋大白菜耐热性、熟性、结球性介于夏大白菜和秋冬大白菜之间。因此,播种过早易造成结球不实,病害严重;播种过晚,达不到早上市、丰产高效的目的。一般7月底至8月初播种为宜。早秋大白菜可以采用育苗或直播两种方式进行栽培。
(4) 种植密度要合理
早秋播种的大白菜多为株型紧凑、开展度小的早熟品种,同时由于病虫害较重缺苗率较高,所以合理密植是获得丰产的重要因素。一般行距44~50厘米,株距40~50厘米,每亩种植2700~3000株。
(5)间苗定苗
幼苗一般间苗3~4次,齐苗后开始间苗。一般在“拉十字”期进行第一次间苗,以防幼苗拥挤,每穴留4~5棵苗;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留2~3棵苗;幼苗长到5~6片真叶时定苗,同时可进行补苗。
(6) 中耕除草
结合间苗和降雨情况进行中耕培土,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一般在第一次间苗、定苗和莲座期封垄前进行中耕3~4次。中耕时要注意浅锄垄背,深锄垄沟,既能保墒、透气,又不伤根。当叶片长满封垄后停止中耕,以免伤根损叶,使植株生长不良和病菌侵人。
(7) 水肥管理
早秋播种期早,发芽期和幼苗期尚处于高温多雨季节,所以注意浇水以利于降温出苗,同时还要防涝,促进幼苗生长。若天气多雨积涝,应及时排水,并中耕散墒,改善土壤通气性能。天气干旱时,则需要小水勤浇,补充水分和降低地表温度。植株定苗后要肥水齐攻,不必蹲苗。一般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团棵期及莲座期分别追施尿素20~25千克,一般随水冲施,也可撒施,平畦裁培可在行间划沟撒施后浇水,垄裁可在垄两侧撒施后浇水
(8) 病虫害防治
苗期害虫活动猖獗,为防治重点期。及时防治地老虎、蝼蛄、蚜虫、菜青虫、小菜蛾、菜螟等害虫。病害主要是病毒病、软腐病等,应及时防治。
(9)及时收获
及时收获是提高早秋大白菜经济效益的关键。一般在播种后50天左右,结球紧实后即可采收上市,采收过迟,经济效益降低,而且由于天气炎热,遭受病虫害的机会增加,腐烂风险大。采收时,切除根茎部,剔除外叶、烂叶,净菜分级装筐上市。在切除根茎部剔除外叶时,保留叶球外侧的2~3片叶,以保护叶球。
转发0评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