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红枸杞、藏羊肉、牦牛肉干、牦牛奶制品、青稞藜麦产品……近年来,随着青海省大力宣传,青海省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青字号”响彻全国。
2019年2月,青海省发布了湟中燕麦、玛多藏羊、玉树牦牛等16个区域公用品牌,这是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打造“青字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绿色兴农、质量强农的一项具体举措,更是青海省农产品品牌创建史上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青海省依靠独特的生物资源和高原生态优势,培育出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然而,随着品牌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
民建青海省委认为,经过建设,青海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数量不断增加,品牌价值逐年提升。但总的来看,青海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普遍偏低,缺乏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公共性,使得各经营主体都想免费搭便车,只关心区域公用品牌能为自己带来多少经济利益,不考虑自身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的职责。从青海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践来看,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贫困县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网络推广十分滞后,无法满足现实发展需要。政府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管理更多侧重于品牌创建和宣传,对于品牌保护着力不多。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侵权惩罚机制不到位,在区域公用品牌领域,鱼目混珠现象频发。
“十四五”时期,青海省在推进农业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使消费者了解青海省农产品的独特优势和价值,从而实现青海农产品品牌溢价。
对此,民建青海省委建议,政府管理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战略规划,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导、筑牢产业基础、完善公共服务,推动品牌布局;主管部门协调行业机构、龙头企业、技术专家和专门机构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建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录产品评价机制,对品牌名录内产品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区域公用品牌中农产品的生产管理以及流通标准,建立规范的品牌使用标准,落实品牌保护机制,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品牌龙头企业的积极性,杜绝随便在包装袋上印上“青海牦牛”“柴达木枸杞”等字样就代表青海农产品的情况。
同时,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以区域的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为基础,深入挖掘和整合农业资源,加强“三品一标”认证以提升产品质量;做好基础建设,聘请专业团队,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象进行设计,包括品牌名称、标识logo及其他品牌要素的设计;探索品牌发展机制和经营模式,依托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明确区域公用品牌经营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挖掘和巩固核心竞争优势,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
农产品不仅要畅销,更要能卖出好价钱,在价格上能体现出自身优势。以政府为主导,构建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介资源品牌宣传网络,打造健康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对接营销会、博览会、节庆活动,做好品牌营销推介,促进本地品牌农产品的对外交流和发展。品牌管理主体和运营主体做好对接,打造专门电商团队开展日常运营营销,促进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平台从整体上支持青海农产品销售。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大数据等现代营销方式,了解消费者需求,帮助改进农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品牌的宣传和营销方式。
转发0评论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