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止奶牛生产性瘫痪

老仙婆子

2025-03-18 13:52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奶牛生产性瘫痪主要发生在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身上。需要综合管理措施,关注钙代谢平衡、营养调控和围产期护理。具体如下:
1. 营养管理
产前3周将日粮钙含量降低至每天20-30克(低钙日粮),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强产后钙动员能力。
产后需立即转为高钙日粮(每天120-150克)。
产前1周补充活性维生素D(如25-羟基维生素D₃),促进肠道钙吸收。可注射维生素D₃(500万-1000万单位)或通过日粮添加。
产前2-3周使用阴离子盐(如氯化铵、硫酸镁),将尿液pH降至6.0-6.5,改善钙代谢。需配合低钾、低钠日粮。
产前日粮钙磷比建议控制在1.5:1~2:1,产后调整为3:1~4:1。
2. 围产期护理
分娩前检测血钙水平,若低于正常值(正常血钙:2.1-2.5 mmol/L),需提前干预。
分娩后立即口服钙制剂(如丙酸钙凝胶)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500ml,10%浓度)。
对高风险牛(高产、老龄牛)可皮下注射钙剂。
避免产前突然更换饲料、拥挤或噪音,保持环境安静。
3. 环境与运动管理
提供干燥清洁的产房,降低感染风险,减少继发疾病(如子宫炎)诱发的代谢紊乱。
产前每天保证2-3小时轻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钙代谢。
每天提供12-16小时光照(自然或人工),促进维生素D合成。
4. 个体化监测与记录
多胎次、高产奶牛(如年产奶量>10吨)、老龄牛(≥5胎)需重点关注。
记录产后健康数据,包括首次站立时间、采食量、反刍情况,及时发现亚临床低血钙(如站立困难、食欲减退)。
5. 药物预防
产前口服钙丸(如氯化钙缓释剂),可持续释放钙12-24小时。
对肥胖或代谢异常牛,可在兽医指导下使用孕酮调节能量代谢。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