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子钱,也叫随礼钱或礼金,这是我国一种民间习俗与传统。不过它的历史并没有我们很多农民朋友们想的那么久远,它实际上兴起于清末民初。当时的上流社会举办喜事,份子钱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尤其在满族八旗。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份子钱被看成一种陋习,全国少有人这样做。大家更多地以送薄礼来表示祝福,比如送脸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商品经济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家口袋里有了闲钱,送份子钱才兴起的一种祝福的方式。
不过份子钱发展到今天,各种人情宴请越来越多,份子钱已经成为了不少人的负担,送份子钱人的心里是不是真诚地祝福,还是另有其他的想法,就很难说得清了。现在,不少农村推行乡风文明,份子钱也慢慢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在樟树市永太镇大观村的上路皮家自然村中,人们汇集到祠堂内,参加村民皮志坚为父亲举办的60岁寿宴。不过大家来祝寿的人都是送祝福语,没有人送礼也没有任何人送红包,就开始落座就餐了。皮志坚对采访的记者解析说:“村里一直都是这样,不论是红白喜事,村民之间不送礼、不收礼”。
在农村里,人情往来是一件麻烦事,对于份子钱的多与少的选择更是一道难选题,份子钱出得多,自己又难以承担,出得少了,不但怕自己被瞧不起,更是怕主人以份子钱来衡量关系。上路皮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村民中就开始了民事民议与民事民管方式,类似于现在红白理事会的雏形,后来慢慢发展中建立了正式的村民理事会。
村民理事会调查了村民的心声和意见后,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规定了红白喜事不送礼、不收礼。2018年9月,村民理事会抓住了江西全省都在推进殡葬改革的契机,又制定了新的丧葬嫁娶新规,在原本不送礼和不收礼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规模、时间、费用和上菜的标准,防止“人情风”在村里蔓延。
在上路皮村村民理事会倡导的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原则下,村里的文明新风迎面而来。从不收礼、不送礼到如今新的村规民约被村民理事会推行,已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上路皮村的村民从未对份子钱有过各种的顾虑,反而是少了份子钱和送礼,村民大大减少了人情的负担,邻里之间关系更加和睦团结,村民的日子也更加红红火火。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
转发0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