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油菜菌核病又叫子囊菌亚门真菌,是发生在整个油菜生长期的一个主要病害,严重危害油菜生产,是油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毒防治对象。
病菌以菌核留在土中或附在油菜种子上越冬。当条件合适时,菌核会萌发,长出子嚢盘和子嚢孢子。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开败的花瓣和柱头。带菌的油菜花落在叶片和茎杆上,长出菌丝侵染油菜叶片和茎杆。植株发病后,又可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附在种子上,形成危害循环。另外,病菌还可以通过发病的杂草,传染到油菜上。菌核病的菌丝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0℃,孢子萌发的合适温度为5~10℃,菌核萌发适温为15℃。连作地块,高温高湿的环境发病重。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预防油菜菌核病呢?油菜是十字花科作物,极易感染土传病毒。因此,要想预防油菜菌核病就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十字花科作物栽培必须实行土地轮作制度,即同一地块不能连作,这样就能避免作物感染病毒。
【2】油菜种植田块土壤湿度不宜过高,宜选择透气性好,墒情适宜油菜生长的地势较高的田块或坡地栽种。
【3】栽种油菜的施肥宜采用农家肥,并增施磷钾肥和硼肥,尽量少施氮肥,以免造成油菜陡长而失去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4】栽种时要控制好合理的密度,过稀影响油菜产量,而过密则造成植株瘦弱,光合作用不强,极易感染病毒。
【5】在油菜生长后期,特别是在开花后的落花期,这时天气温度高,地块湿度大,正是油菜菌核病的暴发期。因此,要注意油菜田的清沟排水工作,同时要搞好自然通风流畅,及时摘除油菜植株分枝以下过多的老黄叶和发病叶,阻止菌核病发生和漫延。
【6】为了防止油菜田湿度过大,要结合除草对地块进行松土锄草,以利排除湿度和病毒。
【7】如发现有菌核病发生,在初期要及时用药剂防治,并拨除已经发病并腐烂的病株,防止病毒向大田扩散。
转发0评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