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拔节期肥水管理。拔节期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高产麦田必须把施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清明到4月20日这段时间是全省施拔节肥、浇拔节水的关键时期,这次水肥对提高小麦成穗数和每穗粒数都有重要作用,没有进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类苗要突出在拔节期追肥浇水。
施拔节肥要根据小麦春季需肥规律,施肥应该以尿素为主,复合肥氮素含量低,不适合春季追肥。在拔节期增施钾肥具有明显的防倒伏增产的效果,高产地块在拔节期追肥时可结合氮肥亩追钾肥6-12公斤。
搞好开花期和灌浆期的肥水管理。小麦抽穗后,亩穗数已成定局,但是穗粒数和粒重还有较大变化,因为籽粒数中积累的淀粉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开花以后的光合作用,所以这一阶段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管理方向是保根、保叶、延长叶片光合高值持续期,延缓衰老、提高粒重。
首先,要浇好开花水或灌浆水。小麦开花至成熟期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耗水量总量的四分之一,需要通过浇水满足供应。干旱不仅会影响粒重,抽穗,开花期干旱还会影响穗粒数。所以,在浇过拔节水的基础上,根据麦田墒情在开花至灌浆期浇一次水,即可满足小麦后期生长的要求。但成熟前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活力,降低粒重,所以小麦成熟前10天要停止浇水。
其次,要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不仅可以弥补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而且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危害,增强叶片功能,延缓衰老,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因此,可在挑旗孕穗期至灌浆初期进行叶面喷肥。叶面追肥最好在晴天下午四点以后进行,间隔7-10天再喷一次、喷后24小时,如果遇到降雨应补喷一次。为了简化操作,可与其他田间操作措施结合进行,如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配成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可以同时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等
一喷三防
效果。
防止倒春寒
近年来,我省常在4月份发生霜冻危害,4月份小麦拔节后,就完全失去了抵抗0℃以下低温的能力,当寒潮来临时,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便会发生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的预防补救措施如下:
一是灌水防早春冻害。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的热容量大,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加,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同时,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导热能力增强,温度增高。
二是早春冻害后的补救措施是补肥与浇水。小麦早春受到冻后应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害。
转发0评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