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非瘟复产成功率的几点重要因素

挺好农牧智能养殖

2020-07-23 11:33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智慧农民# #三农# #我是农技专家# 

今年受非瘟影响,畜牧行业产能呈现持续下行,截至 2019 年 5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降幅达 23.9%。随着全国生猪存栏数量的持续降低,国内对猪肉的刚需则推动猪价一路上涨,目前全国有10个地方的猪价破20元/公斤,并预测今年下半年,甚至到2021年养猪行情都会非常好,因此很多养猪场都在准备复养,但据了解全国上下从非瘟发生以来,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有很多养猪场开始复养,成功率很低!

 
 

01

 
  • 首先,主要的原因是清洗消毒措施不彻底,尤其是一些中小养殖户和养殖密度大的区域。

猪场在复养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且消毒程序一般要重复多次,消毒方案的一般流程是火焰消毒-清栏-冲洗-喷洒消毒-泡洗-干燥等,需要覆盖到猪场设施的每个角落,特别是对于栋舍内的暗沟管道等均要清洗到位。

但大部散养户甚至中小型规模猪场对于消毒措施的理解仅仅是用大剂量消毒剂处理猪场内部,结果并不能彻底杀灭病毒。即使对于猪场进行了彻底的消毒清洗,但如果周边地区的非洲猪瘟疫情也较为严重,此时猪场也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

由于中国的养殖密度较大,而猪场恢复生产一般应确保周边 3 公里范围内近6 个月无疫情,周边 5 公里应无高风险场所,因此当前实际上可确保相对能够恢复安全生产的区域较少,且疫情还在持续扩散中,但很多猪场由于猪价的驱动,在周边地区尚未彻底根除病毒和有效控制传染媒介(饲料、饮水、运输车辆等)的情况下就开始恢复生产,从而使得复养成功率较低。


 

 
 

02

 
  • 其次,应对疾病的知识和防疫体系不健全。

因国内养殖从业者,大多对非瘟都没有完善的认识,行业内短期内也没有有效疫苗方案。

大部分的中小养殖户因自身的财力和认识限制,对防疫整个体系的建设无法有效完成,如病毒检测PCR设备、车辆人员洗消中心、饲料设备消毒等。

另外,要注意到实际上目前部分区域并不适合复养,例如当前高发的广东、广西、四川、湖北等地,有些养殖密集区整个片区都被污染,已经不适合复养。还要注意复养引种要严格挑选非瘟阴性猪源。

一方面不要从高发疫区引猪,另一方面严格的取样实验室检测,合格的引入哨兵猪,饲养20天后无新的疫情、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阴性无感染的,再大规模进猪。未经过严格措施仓促进行复养的,往往成功率较低。

 
 

03

 
  • 第三,是猪群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猪只机体抗病力,源于自我免疫器官的正常运转,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肝脏。肝脏不但是机体重要的营养代谢器官,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和解毒器官。各种常见的应激、毒素、代谢障碍,最终根本都是损伤肝脏。

肝脏(巨噬细胞)占猪体单核细胞系统的70%,是猪体非特异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现代化养猪,提高肝脏功能才是提高机体抗病力,降低发病率的根本。防控当前猪只的各种疫病,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养重于防”,目前国内的猪群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在尽可能做好生物安全措施的同时,还应重视猪机体本身抗病力,减少发病率,这在动物疫病防治上是重大的一项。

养殖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损伤肝脏?

1、抗生素过量:

大多养殖户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都会习惯时不时的给各阶段的猪只添加药物,抗生素(如替米考星、泰万菌素、磺胺类药物)为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包括药物本身,药物的代谢产物都会对猪群的肝肾(尤其是母猪,利用年限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降低了动物抗病力。

2、霉菌毒素污染: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霉菌毒素种类超过400种,而且霉菌毒素具有地域分布广泛协同相加作用,毒性稳定不易分解、在体内蓄积的特性,给动物淋巴免疫系统造成了抑制,直接降低了抗病力。

3、中药及重金属中毒:

低品质的中药制剂和饲料原料中均含有大量的铅、汞、砷、镉重金属蓄积在饲养周期较长的动物体内,抑制机体肝脏等免疫器官功能。另外一般饲料生产商会为了保证饲料表现加入过量的高锌、高铜,引起胰腺损伤、肝脏蓄积中毒、血细胞凋亡等,降低了机体抗病力。

4、内毒素:

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螺旋体细菌自身代谢都会产生内毒素。受饲养条件及环境的影响,过量内毒素被动物摄入并长期蓄积在肝脏,侵袭猪群健康。

5、蛋白质等营养过剩中毒:

以往传统观念饲料采用了高蛋白理念。根据检测,2010至2014年,我国猪群营养过剩(蛋白过剩)的猪只比例分别为67.1%、64.2%、55.7%、58.9%、51.8%。肝肾能量的消耗和功能的受损,造成猪群的免疫抑制指数上升,从而导致免疫缺陷。

因此,当前的中国养猪业,抵抗非瘟侵害,提高复养成功率,应该再在完善生物安全控制的前提下:

首先,从营养入手采用免疫保肝增强剂,施以适当的保健方案,改善猪只肝脏功能,提高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水平,可为ASF高风险下的养猪业从业者提供了一条有效稳定猪群健康的方法;

第二,动物的免疫力80%来自于肠淋巴免疫系统,保持良好的肠道功能,是机体免疫力提升的基础,适当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促进动物的肠道健康,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第三,天然植物提取物/植物精油也具有免疫调节效果,可以促进猪群生长、提高免疫力、抗菌消炎、抗氧化等,非洲猪瘟危害极大,而天然免疫屏障、巨噬细胞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猪瘟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良好的生物安全策略,以及特殊的营养策略,特别是功能性添加剂(如圆环克免疫强肝、野尻霉素抗病毒)、微生态制剂(如班克)与天然植物产品(如蓝桉素)等可调控天然免疫、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而帮助猪场防控非洲猪瘟,尽早实现猪场成功复养。

————————————————————————————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可以关注我学习更多养殖知识。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

农友8524

2020-07-23 19:05

讲的非常到位,谢谢老师!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陈玉平l

2020-07-23 12:05

尽快恢复速度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