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李昊帮 张佰忠
哺乳期是指羔羊从出生到断奶的时期,一般为 90~120 天,这一时期羔羊的生长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大。合理地进行羔羊的培育,可促使其充分发挥先天的性能,又能加强对外界条件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个体发育,提高生产力。研究表明:精心培育的羔羊,体重可提高 29%~ 87%,经济收入可增加 50%。
1.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哺乳前期:哺乳期前 1~2 个月为哺乳前期,这一时期羔羊主要营养依靠母乳,尤其是出生后 15~20 天内,母乳是羔羊唯一的营养来源。母乳量多、充足,羔羊生长发育快,体质好,抗病力强,存活率就高。因此,可根据母羊膘情情况及哺育的羔羊数适当添加优质干草、青贮料及多汁饲料,同时保持饮水充足。对于单羔母羊每天应补精料 0.3~0.4 千克,双羔母羊补精料 0.4~0.6 千克,同时还应饲喂青干草 1 千克及其它饲料等。但应注意的是:在产后前 3 天,不可喂过多的精料,不能喂冷、冰水和大量青绿或青贮饲料,以免影响母羊产后恢复。
哺乳后期:羔羊出生 2 个月后,胃肠功能已趋于完善,可以大量利有青草及粉碎精料,不再完全依靠母乳的营养,母羊此时便进入了泌乳后期。这时舍饲母羊可恢复正常饲养水平,并逐渐减少多汁饲料和精料喂量,防止发生乳房疾病;放牧母羊除放牧采食外,应逐渐取消补饲,对于枯草期的母羊,可补喂些青干草,使母羊保持中等膘情,增加繁殖胎数。
2.哺乳期羔羊的饲养管理
初生(0~1 周龄):初生羔羊体质较弱,抵抗力差,易发病,搞好羔羊的护理工作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关键,管理要点如下:①吃足初乳。羔羊在出生后半小时内应该保证吃到初乳,否则很难成活。对不会吃乳的羔羊要进行人工辅助羔羊吃乳;对初生孤羔、缺奶或多胎羔羊,要找保姆羊寄养或人工哺乳。初生羔羊每天应喂 6 次,白天每隔 3~5 小时喂 1 次,夜间饲喂 1~2 次。②卫生消毒。产房要经常打扫、消毒,并保持适宜的温度(25~30℃)。羔羊出生后应采用钝性扯断羔羊脐带并用碘酒消毒,预防破伤风;胎衣和毛团等污物要及时清除,以防羔羊吞食发病。泌乳母羊的乳房应每天用 0.5%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消毒,乳头用络合碘浸泡消毒;羔羊需要人工哺乳时务必做到清洁卫生,定时、定量和定温(35~39 ℃),否则易发羔羊痢疾。月龄前(1 周龄~1 月龄):①诱食。羔羊一周龄后,可以开始诱食青草,并随同母羊移出产房,进行大群管理。出生 10d 后,哺乳次数可减少到每天 4~5 次,每隔 5~6 小时 1 次。一般羔羊生后 15 天左右开始主动啃草,这时应喂一些嫩草、树叶等,枯草季节可喂些优质青干草,以调教羔羊尽早采食饲草,促进瘤胃发育。②补饲。20 天以后羔羊即可补饲草料,这时应采取母仔分群。即白天母羊出牧,早、中、晚定时给羔羊哺乳 3 次,羔羊留在羊舍内,训练开食,补饲草料。补饲精料时要磨碎,最好炒一下,并添加适量食盐和骨粉。补多汁饲料时要切成丝状,并与精料混拌后饲喂。补饲量:15~30 日龄的羔羊,每天补混合精料 50~75 克。③免疫。羔羊一周龄后,可视体况依次进行三联四防与羊痘疫苗免疫注射。断奶前(1 月龄~断 奶):①羔羊的放牧。羔羊 1 月龄以后,可采用晚出早归、母仔分开,单独组群放牧,这样有利于增重、抓膘和预防寄生虫病的传播。羔羊性情活泼、顽皮,因此,放牧头几天,要把羔羊圈在一起吃草,防止羔羊乱跑;放牧地要就近,时间不宜太长,以后可逐渐远牧,并增加放牧时间。放牧羔羊时要注意远离母羊群,避免互相咩叫、干扰。②及时补饲。随着羔羊的快速生长,母乳逐渐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必须补饲。一般 1~2 月龄每天补 100 克,2~3 月龄补 200 克,3~4 月龄补 250 克,每只羔羊整个哺乳期约需补精料 10~15 公斤。对饲草的补饲可不限量,任期采食;放牧羔羊要补给适量食盐和骨粉,并注意饮水。③驱虫与防疫:羔羊出生后 5 周龄~8 周龄应进行早期驱虫。10 周龄左右可视体况与季节温度变化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④适时断奶。羔羊的断奶时间各地不一,一般原则为:在满 2 月龄、体重达到 10kg 以上,即可断奶,最迟不晚于 4 月龄。这样有利于母羊恢复体况,促进羔羊生长发育,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羔羊断奶后,应将母羊移走,羔羊继续留在原舍饲养,尽量给羔羊保持原来环境,母仔隔离 4~5 天,断奶即可成功。羔羊断奶后应按性别、体质强弱分群饲养,如同窝羔羊发育不整齐,可采用分批断奶的方法,断奶后的羔羊应加强补饲。在条件好的羊场,全年采取频密繁殖时,可 1.5~2 月龄断奶;如结合早期饲喂代乳料,在达到体重 10kg 以上标准后,可以提前至 1~1.5 月龄早期断奶。
转发0评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