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灰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该病发生面广,发展快,易蔓延流行,防治难度较大,常年危害损失较重。农户习惯采用化学药剂频繁施药,既增加成本,又加重果品污染,防治效果也逐年下降。
草莓灰霉病多危害叶片 、花器和果实。染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小斑点,而后向外扩展成灰褐色大病斑,最终病部湿腐 (干燥时病果干腐 )、着生灰褐色霉状物。遇连阴雨天气 ,保护地内如不及时放风 ,则会严重发生。此外,植株密度过大 、枝叶茂密和管理不善均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发展 。
(1)选用抗病品种,压缩感病品种 ,搭配种植抗性较强的品种 。
(2)高垄栽培,定植前把地整成高10厘米、宽35厘米的垄或沟宽30厘米的行带,每垄两侧各种1行。 改大水漫灌为顺沟小水轻浇,减小浇水量 ,降低土壤湿度 ,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有条件的最好采用膜下滴灌,既可节水又可降低湿度。
(3)及时摘除病残体。摘除老叶、病花 、病果并携出田外处理 ,并及时疏花摘果和防除杂草。
(4)选用无病毒苗木,隔2~3a换一次苗;合理密植,可改善通风和光照,防止植株徒长,适当密植。
(5)实行轮作 .水旱轮作是消灭菌源最有效的措施。旱作轮作的植物以十字花科蔬菜 、豆类蔬菜为好 . 茄科作物与草莓有共同的病害不宜轮作。水作轮作多以旱季稻为宜。
(6)要施完全肥,追肥不宜过晚;合理轮作和土壤改良,避免草莓田连茬;增施有机肥和钾 、钙 、镁肥,控制氮肥用量,注意补充硼、锌等微量元素。
(7)浆果应及时采收 ,防止过熟腐烂 。
灰霉病是一 种对药剂较易产生抗性的病害,在生产中应做到轮换交替用药,每次施药间隔期以7~l0 天为宜 。各种药剂要按低限浓度喷施,同时不得随意与其他药剂 、微肥混用,避免产生药害 。
转发0评论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