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知的银杏叶枯病防治方法!

特色农业

2019-03-19 14:07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一花一世界#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缓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很多地方都有种植,但是银杏在种植的时候,会有病虫害的侵袭,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银杏叶枯病,它会极大的影响银杏的正常生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银杏叶枯病的危害特点、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一、分布与危害

此病在广西、浙江、江苏、山东等银杏集中产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老产区较新产区发病严重。据报道,凡靠近水杉树栽培的银杏植株发病明显严重,而且雌株的发病率高于雄株。感病的植株,轻者部分叶片提前枯死脱落,重者叶片全部脱光,从而导致树势衰弱,生长发育不良。

二、症状识别

发病初期常见叶片先端变黄,6月间黄色部位逐渐变褐枯死,并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缘,呈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其后,病斑逐渐向叶片基部蔓延,直至整个叶片变成褐色或灰褐色,枯焦脱落为止。78月病斑与健康组织的交界明显,病斑边缘呈波纹状,颜色较深,其外缘部分还可见较窄或较宽的鲜黄色线带。9月起,病斑明显增大,扩散边缘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病健组织的界限也渐不明显。此外9~10月份在苗木或大树基部萌条的叶片在不定部位上产生若干不规则的褪色斑点,中心褐色,这些斑点虽无明显扩大,但常与延伸的叶缘斑相连合。

三、发病规律

银杏叶枯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树龄、立地条件、栽培管理措施等。在苗木上,病害多半于6月下旬开始出现,而在幼树和大树上,通常发生较迟。病害的盛发期为8~9,10月逐渐停止。在土层浅薄、下土板结、低洼易积水的地段上栽植;或在基肥不足、地下害虫危害猖狂的圃地上育苗;当起苗伤根、定植窝根等情况下,叶枯病发生较严重。这类植株在春季展叶1个月后,就会表现为早期黄化。不久,黄化株大多首先感病。而叶色正常,长势好的植株,一般较迟感病,并且受害程度亦相对轻微。在大树上,一般雌株较雄株感病重,雌株结果大年比小年时感病要重。另外,在野外调查中还发现,凡与感染赤枯病的水杉林或行道树相邻近的银杏,常常较远离水杉的银杏植株感病重。其原因可能是两种病菌在不同寄主上能够相互感染,以至加重了对各自的危害。经室内显微观察和接种试验,银杏叶枯病菌链格孢和水杉赤枯病菌链格孢形态基本一致,应属于同一个种。它们对水衫、银杏两种寄主都有明显的致病性。

四、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清除病害侵染源。冬春季节,必须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并运到园外烧毁。清园后,用石硫合剂或80%多菌灵全面喷施树体及地表一次。

2.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每年12月至翌年2月,银杏落叶休眠后,进行精细修剪,剪除病虫枝、枯枝、重叠枝和交叉枝,以利于银杏萌芽长叶。

3.药剂防治

建议使用淇林淇护、赛姆利或柯骏等园林专用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