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西瓜”如何历久弥新?

农产品信息

2018-07-04 10:28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西甜瓜$

 

 

▲图为在昌乐乔官五棵松田园综合体的温室大棚内游客在采摘西瓜。

“园区内200亩西瓜,全部按照订单要求推广标准化生产,订单价格每斤5元。”近日,在位于山东省昌乐县鄌郚镇的伟圣田园综合体内,园区经理张国伟告诉记者:“这样,每个西瓜的重量控制在四五斤左右,每亩地产量控制在六七千斤,毛收入3万多元,纯收入两万多元。”

昌乐西瓜,2017年品牌价值达36.91亿元,位居全国西瓜品牌价值第一名,素有“天上甘露美,昌乐西瓜甜”美誉。然而,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西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个老品牌是如何应对的呢?日前,记者跟随山东省农业厅举办的“中国主流媒体品牌农业山东行”活动来到昌乐,一探究竟。

采访中,昌乐县副县长崔欣的解答言简意赅:“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实行‘安全、精准、品牌’生产,就是昌乐西瓜立于不败之地、品牌历久弥新的奥秘。近年来,昌乐按照‘标准化筑基、精准化生产、品牌化增效’的发展思路,让昌乐西瓜的名气转化成了瓜农实实在在的收益。”

标准化:安全优质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来自鄌郚镇张家庄村的张福刚,20年前开始做村里的西瓜经纪人,现在已是带领运输车队,天南地北地做西瓜生意。他说:“现在,消费者选择多了,不管是哪里的西瓜,安全是底线,好吃是保障。这一点上,昌乐西瓜从来没出过问题,20多年来一直畅销。”

县农业局局长黄军清介绍,得益于昌乐位于古火山口集群区的优势,土壤富硒且沙化程度高,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昌乐西瓜就以“早熟、皮薄、沙瓤、脆甜”而闻名。近年来,“安全好吃”已成为消费者需求的“第一导向”,只有生产出安全优质的西瓜,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昌乐着力建立健全了西瓜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推行标准化生产,是实现“安全优质”的基础。据昌乐出台的《关于提升西瓜质量打造昌乐西瓜品牌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西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明确推广五膜覆盖、三膜覆盖、反光幕增光、病虫害绿色防控、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等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从基础设施、种苗产业、主体培育、金融支持等方面,培育壮大规模化、标准化经营主体,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现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约12万亩,占全部生产面积的7成以上,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西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构建县镇村三级监管网络,是实现“安全优质”的保障。在昌乐,县级建立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推行了农药经营告知、条码化管理和禁止销售使用国家禁限用高毒农药制度;镇上建立了监管、检测、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的常态化巡查;每个村选聘了一名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负责本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等,村级监管员由县财政统一发放工作补助。

精准化:瞄准市场空档和消费者需求

每年的4月份,南方西瓜的销售进入尾声,一直到6月份,北方西瓜才会大量上市,在这期间,就有约一个多的西瓜上市“空档期”。而昌乐西瓜精准生产的第一个秘笈,就是瞄准这一时间差,大力发展西瓜高标准设施化种植,使西瓜上市期提早到四月中下旬,主要销售时间段精准到四五两个月份。

宝城街道宝成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明说:“在俺村,4月初有零星上市的西瓜,一斤能卖十几块;到4月20日开始大量上市,价格往往在5块钱一斤左右;到5月10日销售高峰结束,最低也得两块钱一斤。”

“近几年消费市场另一个主要变化就是大型瓜不好卖了,中小型西瓜比较吃香。这是因为,大型瓜一个家庭往往一次吃不完,造成浪费,而且中小型西瓜口感更好、品质更佳。因此,生产优质中小型西瓜,成为了昌乐西瓜精准生产的又一个方向。”县农业局西瓜研究所所长康振友说。

近年来,昌乐与瑞士先正达、河北双星、北京京研、台湾农友等农业公司合作,大力引进优良西瓜品种,并以示范园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西瓜品种试验示范。2014年,昌乐规划建设了昌乐西瓜科技示范园,示范园集种苗研发培育、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技术交流培训、西瓜品牌宣传推介于一体,两年来已引进试验示范西瓜品种130多个。目前,昌乐西瓜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主要生产2公斤到4公斤重的西瓜产品,分无籽、有籽两个系列,红瓤、黄瓤两种类型,主要品种有“京欣”系列、“台湾新1号”“沙蜜佳1号”“甜王”“星童”“早春红玉”等。

品牌化:让名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咱庄西瓜好吃,十里八乡都有名。但在以前,咱都随大流种,每年麦收时候上市,卖也随大流,价格上不去,一斤卖个三五毛就不错。”在五图街道庵上湖村,老瓜农赵世德告诉记者,“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成立了合作社,上了大棚,注册了商标,俺家的西瓜一斤能卖到七八块钱。”

“是啊,以前咱的西瓜好吃,只是‘墙内开花’,墙外面的人不知道。”村党支部书记、华安瓜菜合作社理事长赵继斌说,“2007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注册了‘庵上湖’商标,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开拓了采摘体验、礼品箱特卖、进直营门店和大型超市、互联网预售等多种品牌销售形式。今年,合作社的600多亩西瓜,通过电商、订单、采摘等高端销售方式销售量占比达3成左右,最高售价达20元/斤,平均售价约6元/斤,带动社员户均增收约8000元。”

县农业局副局长李代玲说,好西瓜需要变成“名西瓜”,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只有打造西瓜品牌,开拓品牌营销渠道,才能让名声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益。在这方面,昌乐西瓜走在了前列。依托标准化种植打下的品质基础和“昌乐西瓜”的区域公用品牌效应,昌乐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品牌销售渠道,在贷款贴息、电子商务、专业运输等方面进行扶持,已有50多家企业或合作社从事西瓜的采摘营销、机场或高铁站直销、互联网预售、订单化种植等品牌销售形式。

在整体品牌推介上,昌乐西瓜更是不遑多让。昌乐西瓜早已是“双地标”产品,近年来,昌乐又通过打造西瓜特色小镇、参加农业展会、举办西瓜节会、进驻电商平台、开展媒体宣传等方式,开展立体化、多渠道的品牌推介。得益于持续发酵的“昌乐西瓜”品牌效应,2017年,昌乐西瓜产值首次突破了20亿元。

3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0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