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八月份,就到了高温干旱季节。对于柑橘来说,常常会出现“开口笑”的现象,即裂果现象。裂果是只能预防而无法治疗修复的。因此一旦发生裂果,损失就已造成。有些管理不善的柑橘园,裂果率甚至超过50%,造成严重减产,给果农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防治柑橘裂果是果园八月份的重点工作之一,那么怎样才能让柑橘“开口笑”“闭嘴”呢?
8月10日晚八点,我在“邓教授谈农业”抖音直播间直播,欢迎你来,一起交流农业技术。
一、柑橘裂果发生的特性
不同种类柑橘裂果程度差异较大。甜橙类、柚和葡萄柚裂果较重,温州蜜柑、椪柑等宽皮柑橘类相对较轻,柠檬很少有裂果。一般来说,果皮厚、果皮包裹果肉比较松的种类不易裂果;长圆形、椭圆形果实不易裂果;用枳壳做砧木的不易裂果。初结果树的果实皮比较厚,裂果率较低,进入盛果期后果实皮变薄,裂果率会升高。
二、柑橘裂果发生的原因
柑橘果实裂果多发生在果实迅速膨大期和成熟期。如长时间干旱后果皮的组织和细胞生长停止或受到抑制,如突降大雨或大水灌溉,导致果实迅速膨大,果肉生长速度大于果皮生长速度,当果皮内的空隙没有果肉生长空间时,果肉吸水膨大挤爆果皮而引起裂果。
果树前期施肥不足或树体结果多,导致果实前期发育不良,所需的养分不足,果皮细胞分裂数目少,造成果皮在果实膨大期果肉不断扩张时变得更薄而易裂果。
果树的钙和硼等养分不足会导致裂果。钙导致裂果是由于低水平的钙不足以维持膜结构的稳定性和细胞壁的弹性,缺硼则影响钙的吸收和转运,终导致裂果。缺硼多为横裂、斜裂,缺钙为纵裂。近些年果园施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石灰等含钙的物质比较少,即使喷施过含钙的叶面肥也因量不足而会导致果树缺钙。加之钙与钾易产生拮抗作用,即钾肥多就会抑制钙的吸收。此外钙在果树中的移动性差,主要靠蒸腾作用来拉动钙在树体里的移动,因此即使叶片上不表现出缺钙,但果实可能缺钙,特别是在土壤缺钙的情况下,叶片会把果实中的钙转移到叶片上,加剧了果实的缺钙,加剧了裂果。在果实膨大高峰期一次性施氮肥过多,使果实在短期内吸收肥水太多引起果肉快速膨大,也会导致裂果。此外有些病虫害如红蜘蛛、锈壁虱、溃疡病和炭疽病防治不及时,使果皮受到危害后失水、留下伤口,降低了果皮韧性,也会加剧裂果。
三、柑橘裂果的预防
根据裂果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一是果园多施生物有机肥,适度补充钙肥硼肥,提高钙的吸收率,使柑橘所需要营养元素搭配合理,不出现缺素现象。二是改善果园灌溉条件,保证干旱时能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持水量为60%~80%。三是进行果园生草,或用秸秆、青草进行树盘覆盖,以保湿降温。四是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病虫对果实的危害。五是注意选择柑橘种类品种,针对易裂果的种类品种采取综合防裂果措施,尽量降低裂果率。
转发0评论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