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木纳格葡萄,葡萄科-葡萄属-欧亚种(Vitis. vinifera),中国(新疆)传统品种,木纳格葡萄自然穗重600~1000g,粒重8~9克。木纳格分红木纳格、白木纳格两个品种,还有束腰、尖顶、椭圆等不同类型。鲜食为主,制干无特色,蒸馏酒有典型香味。
主要优点:皮薄、肉脆、丰产、晚熟,耐贮运到12月中下旬。耐粗放管理,生长势强,适宜棚架和庭院栽培。国内曾在其他省份(辽宁、北京、河北、内蒙古、陕西、山东、四川、江苏等省市)引种,但鲜见引种成功报道,仅在甘肃河西走廊有零星种植,目前仍主要分布在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阿图什、喀什、和田等地,面积25.1万亩,产量40万吨,亩产量1.5~2.5t。9月中下旬至10月底采摘上市,是国内最晚上市的品种,木纳格产区也是国内最晚上市的葡萄产区,该品种采收运输期可延迟到11月上中旬,利于常温远途运输,优质的木纳格葡萄已远销中国东部市场、俄罗斯、西亚、香港、澳大利亚等地。主要缺点:易裂果、有大小粒,贮运有落粒现象(但不腐烂),新梢直立性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木纳格葡萄白粉病、霜霉病并发且发病严重,常常造成葡萄叶片干枯脱落(图2)、果穗侵染白粉病形成当地俗称的“黑把子病”(图3),降雨后大量裂果、秋季新芽大量萌发(图4),某些年份损失严重,甚至对第二年树体生长和果实发育造成影响,并在田间留存了大量病菌孢子,使病害持续多年发生。白粉病在阿图什自7月开始发病,病情持续加重;霜霉病7月中、下旬发病渐多,8~9月为发病盛期。
图3 白粉病侵染果穗,当地俗称“黑把子病” (郝敬喆分别摄于2018年7月22日和8月22日)
白粉病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适宜相对湿度为40%~100%;寡照、散光对白粉病发生有利,强光照对白粉病发生不利。霜霉病子囊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1~33℃,适宜温度25℃,叶片表面有水膜、温度在18~24℃时,霜霉病菌自侵染到霜霉病发病(出现症状)仅需4天。白粉病和霜霉病并发的可能原因是:阿图什木纳格葡萄栽培灌水模式沿用传统大水漫灌方式,全园过水(图5,图6),7~8月气温高,地面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增高;架面新梢和叶片逐渐铺满,叶幕层不断增厚,架下杂草密布(图7),空气流通不良,环境高温高湿,昼夜温差维持在18-35℃之间,空气湿度50%-90%,为白粉病发生提供了温度和湿度条件;阳光难以照射架面以下,形成寡照条件,均满足了白粉病的发病条件,葡萄叶片表面和果皮附着白粉菌菌丝体(图8)。喀什、克州等塔西南地区雨季一般多于7月份开始,为霜霉病子囊孢子萌发提供了有利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架面上部新梢叶片受霜霉病感染(图9、图10)。因此,出现了架面上部霜霉病发病、架面下部白粉病发病的现象,必须迅速对两种病害兼顾防治,并按统防统治要求进行。
栽培防控策略:采取栽培管理方面的防控措施是膨大期病害防控的重点,通过恶化病原菌生态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分别于7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具体时间根据枝叶生长情况定,架面封闭前)2次对架面、主蔓基部疏枝修剪、减少郁闭,增加架面通风透光;及时锄尽葡萄园杂草,增加空气流动、减少病源;降低单次灌水量,争取采用沟灌,减少过水面,减少水汽蒸发,降低空气湿度。
化学防治策略:3月下旬至4月上旬,80%芽萌发透过茸毛可见青、其余在绒球期时,全园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包括植株、架杆、铁丝和地面,杀灭越冬白粉病病原体。5月底花谢后是防治白粉病发生的关键期,采用喷施福美双或嘧菌酯等杀菌剂保护性防治。白粉病病害发生控制在10%以下。7月中旬进入雨季,是防治霜霉病发生的关键期,依据降雨天气预报预测病害发生时间,提前进行葡萄霜霉病药剂喷施。2020年7月中旬以来剧烈的昼夜温差和连续的细雨,势必将引起葡萄霜霉病大发生。因此,要高度重视,在降雨后第一时间组织农民进行统防统治,以苯醚甲环唑混合甲霜灵全园喷施。
木纳格葡萄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持续多年大面积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是由农民观念、轮灌制度、灌溉模式、架式树形、修剪方式、地面管理、病害防治策略、组织化程度等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因此,未来要在这些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变。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区域葡萄及西甜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应用和推广”的支持下,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技术培训、技术示范,木纳格葡萄商品果率提高到85%,较往年提高15%以上,葡萄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当地政府、行业主管、广大农民、葡萄收购商的广泛认可,并对改变木纳格葡萄白粉病和霜霉病高发原因有了更多认识。目前,又进入了雨季防控关键期,行业主管部门和广大农民朋友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组织,科学防控,为保证2020年木纳格葡萄收益做出努力。
作者:郝敬喆、伍新宇(新疆农业科学院)
转发0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