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肉牛养殖、肉蛋鸡养殖场等影响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一是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二是各类猪舍、牛舍、鸡舍每天采用干清粪工艺清出的畜禽粪便。
一、解决养殖场对环境影响
1、通过革新工艺实现粪尿污染物减量。
将传统的水冲工艺改变为人工干清粪,然后将粪便堆积发酵,污水再做进一步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排出口的COD达到 390毫克/升,BOD5140毫克/升),从总量上减少粪污排放量。
资源化利用。
利用粪污生产沼气,既可以解决氨氮的臭气问题,又可以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的能源需求。采用沼气技术通常与种植业结合起来,如猪-沼-种植(稻、林果、菜)等模式,在我国广大的农村,采用沼气技术相对比较广泛。
2、生物无害化处理。
在缺乏足够土地消纳粪尿的地方采用技术工艺,对粪尿污水排出物进行固液分离,固体部分用来生产有机肥料,液体部分通过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降低其中的有机物含量,降低排出物的总养分含量,实现达标排放。
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新技术
1、猪场“种养一体化”循环利用新技术
根据规模猪场的生产工艺、配套农田面积等,选择“种养一体化模式”。猪场粪便经过沼气处理或氧化塘处理后的肥水浇灌农田,同时开展利用过剩废弃物生产有机肥,配套污水处理设施等,通过猪场粪便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粪便污水“零污染、全消纳”。
规模猪场粪便一部分直接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或进行堆积发酵后投入农田,另一部分的粪便和所有尿液/冲洗水在沼气池中通过采用厌氧发酵技术进行发酵产气;所产沼气在满足生活用气后其余的用来发电;发酵后的沼渣和沼液通过生物脱氮后再经过生态灌溉沟(农田、果园、林地、蔬菜地、鱼塘)、过滤沟、生态护坡中植物多层次利用,达标后再排放进入河沟,以达到污染控制的目的。实现了生态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畜禽养殖业的节能减排,最大程度地利用废水中的N、P资源。
猪场生活污水的BOD5不超过190毫克/升,经场区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项目污水贮存利用系统,作灌溉用水。
2、牛场“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新技术
根据养牛场现有技术生产工艺,改水冲清粪为全人工干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固液分离、雨污分离;牛场粪便经过高温堆肥无害化处理后生产有机肥、养殖废水经过氧化塘等处理后为肥水浇灌农田。通过牛场粪便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粪便污水 “零排放,全消纳”。
3、肉蛋鸡养殖场粪便处理与利用新技术
肉蛋鸡养殖场采用人工捡干粪为主的方式。即每天由固定人员手推双轮斗车捡粪1-3次,送至各单元贮粪池;除部分规模养殖场采用生物发酵床或用于沼气工程发酵处理,其余部分由运粪车将其收集送至本项目配套建设的有机堆肥加工工程,经预处理及加工线加工成生态有机堆肥料。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
转发0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