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杂交水稻制种忙。走进钟山县水稻制种基地,钟山镇龙马村的群众在给制种田喷洒农药,红花镇俄柳村委的群众抢抓中稻插秧,两安瑶族乡三联村委的群众在割掉人工授粉后的父本,田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为保障制种产量和质量‘双丰收’,县农业技术员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深入一线跟踪指导,并督促制种企业和农户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相应的技术标准抓好产业管理,确保产业稳产丰产、长效发展。”钟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县种子与种植业站站长莫登启告诉笔者。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近年来,钟山县依托资源禀赋,按照打造国家杂交水稻制种大县的“一园+一中心+三片+N基地”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制定《钟山县水稻种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创新构建“政策扶持+保险保障”双轮驱动机制,对在钟山县城内制种生产主体奖补每亩每造300元;将杂交水稻制种纳入种粮补贴范围,同步落实政策性农业水稻制种保险制度,杂交水稻制种成致富“金种子”。2024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74万亩,平均亩产195公斤,每亩产值3700元,每亩利润1500元,制种户增加纯收入超过1900万元(比种水稻)。
2025年,钟山县落实制种面积3.874万亩,目前,双季杂交水稻早稻0.2万亩制种已完成人工授粉、进入灌浆期;中稻杂交水稻制种完成3.4万亩插植,且普遍长势良好;农业农村部门正加大推广水稻增密增穗技术,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实行机械化耕作,以良种良法科技示范效果引导和优化品种布局,持续擦亮“种子”芯片,让小种子“育”出大产业。
现场指导群众割除父本,确保母本收割纯度
农技人员在龙马村,实地观测肥水管护情况
持续擦亮“种子”芯片,让小种子“育”出大产业
三联村连片制种田,长势郁郁葱葱丰收在望
俄柳村群众赶抢中稻插秧,持续推动农业增效
来源:钟山县农业农村局
转发0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