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小麦赤霉病,又名为麦穗枯、红麦头、烂麦头,在全世界普遍发生,在我国各大小麦产区都有发生,以长江中下游和东北春麦区发生最为严重。受害严重的种子不饱满,发芽率和出苗率会降低,导致减产。一般年份会减产1-2成,大流行年份会减产5-6成,甚至直接绝收。
主要症状
小麦赤霉病从幼苗到抽穗都会受害。苗期主要出现苗枯和茎基腐,一般有种子带菌的,会造成苗枯;土壤带菌的,会形成茎基腐。种子带菌是麦粒发芽以后,芽部变褐色,然后根冠随之腐烂,严重时导致麦秆脆弱,甚至全株出现死亡。抽穗期造成穗腐或秆腐,主要发生在小麦扬花期至乳熟期,最初是在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纹,随后扩大到整个小穗,小穗枯死,病斑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上面会产生黑色小颗粒。主要发生在穗下1-2节,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随后逐渐变为褐色或红褐色不规则斑。当病情严重时,病部枯黄,有时不能正常抽穗或抽出枯黄穗,环境潮湿时,病部上面布满粉红色霉层。
发生条件
小麦赤霉病菌主要在小麦、玉米等病株残体上越冬越夏。到了第2年春季,当气温高于7度,土壤含水量大于50%的时候,就会形成子囊壳,温度高于12度时,产生子囊孢子,悬浮在空中。在有降雨或田间湿度大的时候,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赤霉病菌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主要依靠风雨传播,特别是雨水的作用更大。在有水浇条件的地方,田间湿度过大也会引起赤霉病发生。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受气候、越冬菌量、寄主生育期、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其中气候、菌量和小麦生育期之间相互配合的程度,对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我们要清洁田园,及时清理田中的各类秸秆,减少麦田中的病残体以及越冬孢子和菌丝体。
(2)选用早熟抗病品种:我们可以利用早熟品种缩短收获时间,有效避开阴雨季节。选用一些颖壳紧、表皮坚的小麦品种,比如内麦988或郑麦9023。
(3)种子处理:防治苗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是用以下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克拌种子100公斤、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300克拌种子100公斤。
(4)适期防治:小麦抽穗期,温度往往较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时需要及时喷药;温度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小麦始花期再喷药;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喷药宜早勿晚,应该抢降雨间隙多次喷药防治。每亩土地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毫升、80%多菌灵超微粉50克、40%多菌灵胶悬剂150毫升对水40公斤喷雾;也可以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40-50公斤喷雾。在喷药时,我们要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果喷后遇雨,则需要雨后补喷。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农学专业博士,点击右上角可以关注我!每天更新农业种植知识,推广植物高产技术,欢迎大家评批指正!]
转发0评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