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育种是加速玉米新品种选育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11月中旬,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两名科研人员前往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利国镇黄流农场一场开展南繁育种工作。抵达基地,他们就马不停蹄地联系农机、采购化肥、准备喷带、招募工人,经过旋耕、除草、施肥、起垄、规划等准备工作,先后在基地内外,分三期播种了1500余份珍贵材料,播种面积由去年的不足4亩增加到8.2亩。整个过程严格遵循试验方案,及时开展灌水、除草、杀虫等田间管理工作,当前玉米出苗整齐,植株长势健壮,一片生机勃勃。
海南育种基地的土质多为燥红土与砂土,土壤肥力较低,土表略失水就容易板结,喷灌十几分钟就局部积水。在海南育种,主要是因为那里的冬天温度较高,能够满足玉米加代繁殖的需求。为了每年多育一季种,科研人员克服土壤贫瘠、病虫草多、用工紧缺、交通不便等困难,春节期间依然驻守基地,无法与家人团聚,他们对育种材料用心管护,详细记载,精心组配,投入了大量心血。连续12年的南繁北育,结出了累累硕果。近年来,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宝玉803”、“宝玉229”、“宝甜糯1号”相继审定,后续品种崭露头角。除了尽可能加速育种步伐,我们也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鼓励年轻人奔赴南繁基地,让他们多下试验田,多向同行学,积极参与各个育种环节,加快熟悉所有育种流程,争取早日成为课题组的骨干担当。我们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我们的人才在这里茁壮成长,在海角天涯,在南繁硅谷,我们将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来源: 市农科院
转发0评论3